◆垃圾徵費擬押後至明年4月實施。 資料圖片

清潔業界憂缺人難年內執行 議員:延遲一季免「倒瀉籮蟹」

香港長期存在濫用塑膠等即棄產品衍生的環境問題,立法會在2018年通過垃圾徵費條例草案,要求市民購買指定膠袋,包妥垃圾方可棄置,今屆特區政府曾表明會在今年內正式推行。有消息指,政府計劃推遲至最快明年4月才實施有關措施,主要是考慮到清潔業界擔心年底「垃圾旺季」起實施,人手不足下執行上會出現困難。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認為,最重要是準備充足,避免推出時「倒瀉籮蟹」,故延遲一季問題不大。有回收業界建議,政府應考慮全面檢討有關的安排。◆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垃圾徵費條例草案修訂期間曾引起不小爭議,後又經歷垃圾袋由於標書標價過高而取消招標,到今年4月重新招標。環保署在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重新招標後已於5月截標,基本完成標書評審,預期於本月及下月批出所有合約,以期在今年第三季開始生產指定膠袋和標籤。

香港環境衞生業界大聯盟近日在報章刊登聲明,希望政府延遲實施日期,因為年底是節日旺季,垃圾量將會大增,加上清潔和物業管理業界人手不足,在政府欠缺宣傳下,擔心執行有困難。

清潔業界目前欠20%人手

聯盟召集人甄瑞嫻解釋,在落實垃圾徵費後,清潔工需要辨別指定垃圾袋及上報違規拋垃圾個案,但清潔業界目前至少欠缺20%人手,不少清潔工屬散工,要安排受過培訓的員工處理垃圾有一定困難。

同時,垃圾徵費下物管公司會產生額外行政開支,大廈業主立案法團需與物管公司商討,業主以定額方式抑或加管理費支付費用,她期望政府延遲實施,讓業界釐清執行細則,同時加強教育,確保市民了解法例規定和罰則。

香港環保回收業總商會主席羅耀荃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政府應考慮利用目前至實施日前的近一年時間對垃圾徵費方案進行一次全面檢討,「方案最早提出已是十多年前。雖然有進行業界諮詢,但基本沒有作大幅改動,其實政府真的應該投放這麼多資源在指定膠袋上面嗎?指定膠袋數量應該會好龐大,市民購買膠袋的開銷不小,還有一定生產成本,單是這些膠袋每月產生的不可回收物會很高,進而造成堆填區處理負擔。」

他建議政府可參考適用於膠樽、玻璃樽、購物袋等產品的「生產者責任計劃」,同時對垃圾袋的製造商和進口商等徵收污染費,及設立獎勵機制,讓主動回收的市民積分,利用積分兌換獎品等,以達到宣傳教育目的。

葛珮帆表示,政府未有透露延期安排,但不少物管和清潔公司反映人手和配套不足夠,擔心難以配合,而「三無大廈」缺乏管理,或出現非法棄置廢物問題,希望政府於下周五的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交代。目前最重要是實施前準備充足,故延遲一季問題不大,她相信政府有決心落實垃圾徵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