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常出現「天下第一劍」的寶劍。圖為在江西出土的東周古劍。 資料圖片

武俠小說常有這樣的套路:男主角出場時有父親或師父傳給他一把削鐵如泥、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寶劍。他持劍行走江湖,行俠仗義,但招來他人妒忌。故事中段,男主角被奸人(往往是親近之人)所害,失去寶劍,一沉百踩。作者此時往往會安排男主角因意外跌下山崖,遇到意外之喜,例如某武林前輩留下的武功秘笈,令他領悟到手中無劍,心中有劍,落葉飛花皆可成劍。男主角這時才真正成為天下第一劍。

我喜歡用這個例子跟學生解釋什麼是莊子所說的無待。無待的其中一種說法是,它不是指什麼都不倚持,而是無待於一。

《莊子·逍遙遊》中形容了四種人,這四種人也象徵四種層次,讓我們一步步邁向逍遙的境界。第一種人是指行為舉止符合社會期許或遵守社會規範的人。這種人的知識可以盡一官的官職,他的行誼可以得到一鄉人的肯定,他的德行可以得到一國之君的賞識。那這種人有什麼問題呢?他很努力地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國君做到國君的角色,臣下做到臣下的角色,父與子皆盡其倫理本分。然而莊子就指,這種人被社會所建構的角色規範拖着走,他有的特性總是要符合某個對象或某些外在規限的要求,要「效一官」,「比一鄉」,「合一君」。

第二種人是戰國中期的思想家宋榮子。宋榮子周行天下,宣揚反戰容忍的思想,即使很少人接受他的觀點,他仍堅持不懈。莊子說他「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那宋榮子算是沒有追求「功」和「名」這些外在的社會價值吧。但莊子卻說宋榮子仍有「己」,「己」的意思是他按自己的標準將事物清晰地劃分出什麼是內,什麼是外,什麼行為是榮,什麼行為是辱(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因此莊子說宋榮子「猶有未樹也」,因為他仍會被自己所訂立的標準、自己的主觀觀念拖着走。可以想像,當其他人的想法與宋榮子的標準不一樣時,他與外物很可能會有或大或小的衝突,而他與外物就處於對立的狀態。

第三種人是列子。列子御風而行,將精神放在自然事物上,化除了人文社會的需要,所以人文社會有的概念,如己、功、名之類,列子應該是沒有的。這樣的列子比起第一、二種人似乎高明很多。可是,莊子眼中的列子仍未能做到逍遙,因為他仍然有所待。他要待什麼呢?他要待風,要「旬有五日而後反」。換言之,他受着特定東西所牽制。

最後一種人,也是能達至逍遙境界的人,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這種人無己、無功、無名,能順着萬物之本性,事情發展之規律,駕馭六氣,即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用文章一開始提及的武俠小說男主角的例子去簡單闡述,那就是當男主角一開始有寶劍時,他看起來很厲害,但他其實受制於寶劍。沒有了寶劍,或寶劍受損,他就好像什麼也發揮不出來。然而,當他領悟到事物的規律,六氣之變化,任何向他迎面而來的物件皆可為他所用,形成劍氣時,他就一無所待,因為他無待於一,落葉飛花,皆可成劍。

◆ 楊彩杰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