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揭原定3次核污水分析無理減至1次

香港文匯報訊 據韓國《韓民族日報》周四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檢測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計劃時,為趕快提交評估報告,將原本定好的3次分析檢測壓縮為1次,多方批評稱這是自損信賴性的行為,認為報告的可信度已不復存在。

IAEA日前發布福島核污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稱核污水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報告中提及原本定好的3次核污水分析檢測工作時稱,「後兩次分析檢測結果定於2023年下半年發布。」《韓民族日報》對此表示,分析檢測是驗證核污水排海安全性的必備要素之一,但IAEA在後兩次分析檢測結果出爐前,就強行發布最終評估報告。

IAEA曾在去年12月明確表示,為驗證核污水排海安全性,將3次採樣福島核污水並進行分析。該機構工作小組也確實在去年3月和去年10月,分別進行了1次和2次核污水採樣工作。然而,去年10月的兩次採樣分析結果至今也未公布。除此以外,去年11月該機構還對福島核電站周邊海水、海洋堆積物、魚類等進行環境採樣,但環境採樣分析結果也未公布,IAEA便搶先在最終報告中,作出「核污水排海對人體和環境影響很小」的結論。

「證明分析結果已沒太大意義」

對於IAEA的結論,各方批判之聲強烈。韓國原子力安全研究所所長韓炳燮表示,IAEA最大的問題就是只進行了1次核污水分析,「為了得到可靠的數值,讓實驗結果值得信賴,進行3次化學分析原本是大家都會遵守的規矩。但目前在只有1次結果的情況下提交報告,這證明了分析結果沒有太大意義。」

韓國原子能安全技術院出身的另一名安全規制專家也表示,「日本的立場是希望IAEA盡快整理報告,該機構是否為了趕時間,事實上還並未得出結果的情況下就發布報告?這是關乎可靠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