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浸大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于媛媛、浸大羅守輝骨與關節疾病轉化醫學研究所所長張戈、浸大羅守輝骨與關節疾病轉化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人王璐瑤。

學者製適配子藥改善骨質疏鬆 力爭成國家探月計劃藥物

「天宮」空間站全面建成常態化營運,國家航天進程邁向新階段,更為科研人員開創了一個太空實驗的新時代。上月多個香港研究項目隨「天舟六號」升空,再次說明國家為香港科研帶來的珍貴機遇。其實早在六年前第一艘航天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已經搭載香港科學家的實驗心血,歷經太空特殊環境的衝擊,回到地面進一步分析探索,沉澱成創新成果,有望造福廣大民眾。

領導研究的香港浸會大學羅守輝骨與關節疾病轉化醫學研究所所長張戈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分享,團隊在當年「天舟一號」成骨細胞項目的太空實驗基礎上,成功研發出用作抑制硬骨抑素的新型適配子藥物,並計劃在明年展開臨床研究,除爭取保護航天員骨骼健康,更可成為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治療方案,為骨質疏鬆症和成骨不全症等骨科疾病患者作貢獻。◆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3、2、1,點火!」2017年4月,張戈親身到海南文昌見證「天舟一號」升空,至今仍然歷歷在目。他憶述,當年在多所內地與香港院校及機構合作進行的「微重力對細胞增殖和分化影響研究」中,由他和團隊獨自承擔「CKIP-1」基因對成骨細胞礦化影響的子課題,研究在太空微重力等極端環境下,「CKIP-1」對成骨細胞功能產生的抑制作用以及其他影響。

當年的興奮伴隨後續努力不懈的奮鬥,至今沉澱成科研成果上的一大躍進。張戈說,在「天舟一號」的實驗「下地」後,經過進一步分析,讓他們對控制成骨細胞功能的基因所發揮的作用有更深刻理解,其後團隊進一步發現,在硬骨抑素(sclerostin)這種抑制骨骼形成的蛋白中,位於其核心區域的「Loop3結構域」,可作為將之抑制的分子標靶;團隊並採用組合技術,篩選出適配子藥物「Apc001」作為硬骨抑素抑制劑,但能保留硬骨抑素的心血管保護功能。

舊藥會增心臟病風險

張戈表示,2016年有美國製藥公司以抗體生產硬骨抑素藥物以促進骨骼生長,但是在第三期臨床試驗中發現該藥物會增加心臟病發、中風和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風險,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因此表明該藥物只能服用一年,FDA更要求在藥物上標註心血管風險的黑框警告,這明顯不能滿足需要長期服藥治療的骨質疏鬆症及成骨不全症等患者的需求,亦使新藥研發更見迫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代謝疾病,會導致骨質密度和強度下降,骨骼因而變得脆弱並更容易折斷。該疾病在年長群體中相當普遍,全世界50歲以上人士中,每3個女性就有1個會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而男性則每5個就有1個。至於成骨不全症又稱「脆骨症」或「玻璃骨」,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遺傳病,患者的骨骼極之脆弱,被稱為「玻璃娃娃」;全球平均每10萬人便有6至7人患有此病,在香港則估計有700至800名患者。

張戈指,「Apc001」適配子藥物可望防止他們發生骨折,以及增加骨量生長。他又提到,團隊發現新藥在三性乳腺癌的小鼠模型中亦能抑制腫瘤生長增值和轉移,具備未來治療腫瘤的適應症,也可推廣至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合併糖尿病伴隨肥胖的治療,同時對於低齡佝僂病這一兒童罕見病和其他代謝性骨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宇航員骨質流失量大

除了在地球的應用,張戈指,適配子藥物的使用範圍還上至太空,航天員在太空執行飛行任務20周,就會流失約5%至10%的骨質,相比絕經婦女每年流失1%的速度快得驚人,對身體造成巨大損害。為此團隊將爭取為國家2030年的探月計劃提供適配子藥物,保障航天員的健康。

他強調,科研成果在上天、下地後,一定要「落地」轉化、產業化,因此正與上海醫藥集團合作生產適配子藥物,計劃在2024年展開臨床研究,期望能夠讓新藥惠及更多患者,造福社群,為人類的生命健康和國家未來的太空探索事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