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鍾富源、連庭傑、任揚。香港文匯報記者金文博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金文博)為加強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和創新科技的興趣和能力,教育局日前推出「初中人工智能課程單元」供全港學校採用,協助教師把創新科技元素更有組織地融入課堂學習。教育局課程人員及負責編制單元的大學學者分享道,新單元可以協助初中學生對AI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及應用有所認識,訓練其邏輯、創意思維及解難能力,同時讓他們了解人工智能對未來工作和社會的影響,以及思考所涉及的倫理道德議題,以培養他們用正確的態度應用人工智能。

教育局課程支援分部科技教育組總課程發展主任連庭傑近日受訪時表示,該AI課程單元主要是配合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在中小學大力推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和普及創科,以及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和本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展,以培育未來創科人才。單元建基於和改編自「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的成果,並結合學界經驗,由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和教育學院編制而成。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究教授、「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首席負責人任揚介紹,課程的單元分為3冊共21個課節,涵蓋人工智能基礎及倫理、電腦視覺、電腦語音和語言、虛擬實境、機械人、未來工作,以及人工智能對社會的影響等知識、概念及活動(見表)。

盼學生正向應用人工智能

他表示,眾單元中有約一半內容着重帶領學生了解人工智能如何造福社會,及其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並透過兩個課節的小組項目,讓學生透過實踐展示所學,以及如何以正確態度應用。連庭傑亦強調,面對人工智能的日益發展,有迫切性引導學生認識和善用,讓他們未來無論在生活、升學就業以至創科創業方面,都能以正面和正確態度處理。

參與「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的路德會協同中學,該校助理校長鍾富源表示,師生對計劃均反應正面。透過學習,學生可以將人工智能和STEM教育的學習成果產品化,用作解決校園和社區難題,從中訓練設計和創意思維外,還可以培養正面價值觀和人工智能素養,包括認識透明度、公平與正義、裨益、責任和隱私權五個倫理原則。

教育局表示,學校可於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規劃10小時至14小時推行新的AI課程單元,連庭傑指,有關參考課時並非「硬指標」,學校可基於校情和學生學習需要,將課程的3個不同程度安排至中一至中三級別,配合數理科技等範疇的課程教學。

教育局除於本月為教師舉辦簡介會,又將推出工作坊等培訓,提供約1,000個名額讓教師進一步掌握教學及評核策略,及與專上院校和創科機構合作支援學校,持續優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