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源

截至今天,距離2024年法國巴黎奧運會開幕尚餘400日,雖然好像還有一段日子,但香港巴黎奥運版權目前還未落實,暫時沒有一間電視台願意出資2,500萬美元購買,負責的代理商日本電通(Dentsu)也催促香港電視台商討購買:今屆是Dentsu負責最後一次的奧運版權,因國際奥委會(IOC)日前宣布,把Dentsu負責這個中亞及東南亞22個國家地區奧運版權代理委託另外一間版權代理商瑞士「盈方體育」(Infront Sports & Media),其原因估計是Dentsu因全球新冠疫情引致銷售價值不理想而失去代理權。現時新代理商與IOC暫時簽下2026年至2032年亞洲區其中22個國家地區版權。巴黎奧運之後便是2028年美國洛杉磯奥運,跟着便是2032年澳洲布里斯班奥運,體育產業就是一個頗長的計劃,且看「盈方」這兩屆奧運的成績如何。

要辦好一件大事,長遠的計劃必不可少,目前已經有超過十個國家計劃申請主辦2036年奥運會,包括英國、埃及、韓國、印度、印尼、卡塔爾、德國、匈牙利、土耳其及墨西哥等,成功主辦的國家不但可展現自己國家的實力、組織能力,更可藉機宣傳自己的國家,就如中國主辦2008年北京奥運,就令全世界「另眼相看」,再加上北京2022年主辦冬季奥運,成為有史以來全球第一個「雙奥之城」,再一次震驚整個世界,所以說,申辦奥運其實是一種另類投資,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及體育等方面也能靠着主辦一次奧運而蓬勃發展,上一次提及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十年計劃或再一個十年計劃,這樣才能進步;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長遠計劃,雖然計劃不一定會成功,但在籌備過程中一定會令所有參與單位都有所進步。中國3個城市:上海、重慶、成都已經在準備申辦2036年奥運,其實中國至少有十個城市具備舉辦奥運會的能力,但這當然要待國家政策安排。

體育要有長遠計劃,而香港體育傳媒看來就沒有長遠計劃,不止沒有進步,更甚是讓人看到退步:上星期在香港舉行的世界女排聯賽,以前是香港電視台自己製作拍攝,但今屆卻是國際排聯派製作隊伍來拍攝,相較下真的是別人的製作較好。這製作團隊是來自意大利的,所有器材則是從北京租用的。香港近年一些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已經不是香港本土製作,而由外國團隊負責,不知道是否我們自己放棄參與,還是質素已跟不上國際水準而被放棄。

曾經講過有一位老闆指出:「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去內地教中央台如何做奧運,但目前人家已經凌駕我們成為國際一級的奥運製作團隊,你們是否應該檢討一下呢?」香港電視台,都是商營電視台,現時每一間幾乎都在虧本經營,他們每年的計劃都只是希望如何可賺錢不虧蝕,何來有資源去計劃培訓製作人員,去想如何進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