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王弼傳本《老子道德經》。 資料圖片

「《老子》一書乃中國古代政治哲學之最高成就者。全書綱舉目張,體系完備……嘆為觀止。」(鄧立光《老子新詮—無為之治及其形上理則》)

鄧氏最推許的,實質就是《老子》的道旨論和無為觀,本人對此深表贊同。如果說在長達500多年的成書過程中(即以公元前300年的郭店竹簡《老子》至魏王弼傳本《老子道德經》為例),《老子》的「道」論的確是一再獲得提煉與提升的話,它的「無為」觀,也就是它力倡的為政和牧民之道,內容卻是相對固定與連貫的,而它所體現的,也是先秦道家的天道信仰與政治理想。

龍涌霖則認為,「無為」作為《老子》的核心主張,是作者「從『道動』之『返』亦即正反循環的現象中推導」出來的,而且是「對周人『慎始敬終』勤政模式在東周走向疲弊的反思,有其深遠切實的政治洞見」。龍氏的總結,是可取的,因為《老子》思想的出現,同樣是衝着「周文疲弊」(牟宗三語) ,也就是「天下無道」(《論語》〈季氏〉、〈八佾〉)、「禮壞樂崩」(《漢書·武帝紀》)而來,只不過在「務為治」的藍圖上,創立儒家的孔子主張以「克己復禮」(〈顏淵〉)為手段和目的,而原始道家則以陰陽、天道、無為等概念為號召,積極朝「小國寡民」(第80章)的目標進發,並努力往上古社會的理想治道回歸。

再者,《老子》書早期的作者群,統稱「老子」,的確是與史官的職掌密切關聯。至於「道」在老子思想的統率地位,也是無可爭議的,它是對西周以來傳統天道觀(即懲惡賞善人格神)的一種提煉與改造(第9、73、77、79、81章),儘管它宇宙生成的色彩還是比較濃烈,還沒達到魏晉時期「以無為本」本體論的思辨高度。

「無為」一詞在三組出土的《老子》版本(郭店竹簡、馬王堆帛書、北大漢簡)均有出現,在王弼通行本《老子》更出現了12次,比「無事」、「無欲」、「無名」出現的頻率高很多,可見它在《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性。但限於篇幅,本文僅以樓宇烈校釋王弼版《老子》中「無為」條目以及相關章節略作解說:

1.「無為」政治思想的提出,目的是為了整飭在上位者的「有為」。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第75章)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第57章)

2.「無為」最基本的意涵,是希望在上位者少干預、不躁動。

「治大國若烹小鮮。」(第60章)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無事、無為)為天下正。」(第45章)(未完待續)

作者:張喜儀

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