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私家車在「拓海彎」失控撞欄後起火。網上圖片
◆前日在「拓海彎」涉及兩私家車及兩旅遊巴相撞意外。網上圖片

專家:司機應熟習「彎前減速出彎加速」 可鋪鋼砂減「甩尾」

屯門公路接駁汀角橋的S型大彎位「拓海彎」,繼前晚發生4車相撞意外後,昨晨10時許又有一輛私家車撞壆自炒,車頭起火及濃煙滾滾,幸司機及時逃出車廂無受傷。但「拓海彎」過去兩周已發生7宗車禍,頻密炒車及翻車再度引起關注。汽車安全駕駛專家李耀培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指,上址彎位路面向內傾斜是考慮到汽車入彎的離心力問題,故設計上無問題,意外發生多涉司機駕駛態度、超速、不熟悉路面特性所致,為免「甩尾」失控,司機最好熟習「彎前減速,出彎加速」的駕駛技巧。他相信運輸署會因應情況,加鋪防滑鋼砂等改善路面狀況,減少車輛跣胎風險。◆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被網民稱作「拓海彎」的路段,其實是汀九橋接駁屯門公路的一段「S形」天橋大彎位,因車輛轉彎時需有足夠的「向心力」,否則便會向外「飄移」甚至失控。因此,設計道路時會讓路面向彎內傾斜,利用地心吸力提供更多「向心力」以策安全,即上址入右彎時,地面行車線呈「左高右低」的內傾斜,由「右彎」過度至「左彎」後,又呈現「右高左低」。

不熟入彎「離心力」隨時超速

不過,因「拓海彎」路面長和平坦,不少司機不熟悉路面的入彎「離心力」特性,或超出上址最高70公里時速限制,多年來一直意外頻頻,最常見的「甩尾」打白鴿轉撞壆,2020年9月至11月,上址一帶平均5天便發生一次意外。去年9月7日一輛輕型貨車至「拓海彎」時也自炒衝入大欖隧道支路行車線,車轆飛脫擊中另一輛私家車,意外也導致一輛單層九巴及一輛雙層九巴相撞,有7男6女受輕傷。

近期進入雨季後,汀九橋「拓海彎」過去兩周包括昨日至少發生7宗車禍。其中6月7日一天發生兩宗,早上有客貨車失控撞欄翻側,司機一度被困獲救;當日下午約5時,再有一輛私家車失控撞欄,司機一度被困,消防員施救車期間,又有一輛貨車撞向消防車,其後再有一私家車收掣不及撞上。至前晚和昨日則再發生車禍。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屯門公路「拓海彎」路面設計沒有問題。他解釋,上址橋面的彎位以向彎內傾斜的設計,就是利用地心吸力為駕駛者提供更多「向心力」,增加路面和車輛輪胎之間的摩擦。有司機往往因不熟悉或忽視路面情況而出現危險,尤其在過彎時,很多司機不懂收油,只保持速度直踩,因高速入彎會出現更大離心力,很容易令車輛跣胎,即大家常說的「飄移」、「甩尾」意外,所以一名好司機應在入彎前減慢車速,出彎後再加油,以保持車輛穩定。

司機遇到跣胎 必須保持鎮定

對於近日連連下大雨,地面可能濕滑及有積水,李耀培提醒司機更要注意車速,因路面傾斜,低處去水渠位可能有大量積水,司機要避開水氹,並且及早選定行車線,不要突然轉線,導致後車反應不及發生意外。一旦出現失控跣胎,有很多司機會一次過用力踩迫力將車煞停,李耀培認為此舉反而十分危險,他提醒司機若遇到跣胎,必須保持鎮定,雖然可能只是一瞬間,但要用適當力量漸次踩煞車掣減速,同時將變速檔推至「低波」,例如自動波車可由「D檔」推至「S檔」,而棍波車輛可推至一檔或二檔。

他補充說,近年該路段發生不少意外,相信運輸署會繼續留意改善路面安全的可行性措施,例如在路面增加鋪設防滑鋼砂,減低車輛跣胎,但日後仍需要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