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壓力大訴諸暴力 虐老案上升

香港文匯報訊 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MSF)轄下家庭服務中心(FSC)的最新統計顯示,當地虐待長者個案近年呈小幅上升趨勢。FSC去年合共錄得370宗虐待長者個案,較此前兩年分別338宗和283宗均有所增加。新加坡官員指出,個案施虐者多為照顧者,施虐多源於較大的護理壓力和自身心理健康問題,相信加強及時介入、提供早期干預,能夠同時幫助長者和照顧者。

FSC由新加坡的社會服務機構營運,主要處理低風險虐老個案。MSF轄下的成人保護服務中心(APS)及其他3間社會服務機構,分別處理高風險及中等風險個案。統計顯示APS去年合共調查114宗針對長者和殘疾的弱勢成年人虐待案,較2020年的96宗更多,但略低於前年的120宗。中等風險個案去年則錄得49宗,高於前年的45宗,略低於2020年的71宗。

APS助理負責人克里斯塔·林(譯音)表示,在虐待長者個案中,施虐者通常是長者的配偶、子女等照顧者,他們因繁重的護理任務,難以平衡自己的日常生活,「當壓力太大時,照顧者可能會訴諸身體暴力,或忽視長者的護理需求,部分照顧者可能患有抑鬱症,他們以不恰當方式應對壓力,轉向虐待長者。」

兒為父醫療費奔波反致疏於照顧

APS指出,虐待長者包括生理、心理和情感虐待。克里斯塔·林引述一宗個案稱,當地一名90多歲老翁長年臥床、患有嚴重的認知障礙及營養不良。調查發現老翁的兒子是唯一的照顧者,他每天只給父親一餐飯,沒有足夠的飲用水,淋浴頻率也只是每周一次。雖然該家庭獲得了經濟援助,但老翁的兒子稱,他一直為繳付父親的醫院賬單和籌備喪葬費儲錢,因此疏於照顧父親。

克里斯塔·林稱,個案中的老翁過去一直由妻子照顧,妻子去世後才由兒子接棒,「他的兒子說自己與父親關係不好,對如何照顧父親根本一無所知,為此感到不知所措。」APS最終說服老翁的兒子將父親送往院舍照料,兩人的父子關係也隨之改善。

專家:照顧者或不知自己行為被視作虐待

新加坡社會服務機構Montfort Care首席社工傑米·蘇(譯音)稱,部分長者擔憂自己若報告虐待事件,就會被迫切斷與親人的關係,找不到其他照顧者。還有人擔憂若被照顧者得知自己舉報,他們會遭到更嚴重的暴力虐待。亦有許多照顧者身心俱疲,沒有宣洩情緒的渠道,於是將壓力發洩在長者身上,「他們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被視作虐待,所以支援照顧者也非常重要。」

FSC表示,提供防止虐待長者早期干預,可以為不堪重負的照顧者普及知識並提供幫助,避免他們無意中傷害長者,「我們會繼續與社區服務機構密切合作,加強對長者的保護,讓他們免受忽視和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