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公布輸入勞工的細節安排,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表示,有關政策的三大原則是要保障本地工人利益,首要確保本地勞工就業優先,第二是保障本地勞工的工資收入不被拖低;第三是以培育和增加本地勞工為主,引入外來勞工僅是輔助性質,而非永久性措施。
李家超表示,香港社會疫後全面復常,多個行業特別是人力密集行業及工種都反映勞工短缺,勞工短缺不但使行業營運出現問題,「如果我們不處理,整個社會都會受影響,包括我們的服務變差,不能達到要求;我們的經濟發展會被嚴重影響;我們的競爭力更加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必須處理這個問題。」
針對有關問題,政府的應對方案包括有限度輸入勞工,並會遵從三項原則:
一、保障本地勞工就業優先,如要輸入勞工,只針對人力明顯不足的行業,以解決有關行業的迫切人手短缺問題;
二、保障本地勞工的工資收入,輸入勞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相關職位的工資中位數;
三、以培育和增加本地勞工為主,引入外來勞工是輔助性及非永久性措施。
李家超強調,今次輸入外勞計劃是經過政府詳細的判斷,是有限度的輸入,其次是針對個別行業明顯有人手短缺情況,需要關注,過程中政府跟不同業界和相關人士溝通,亦會重視勞顧會的角色。
他同時承諾,特區政府會繼續加強職業教育及培訓工作,着力培訓本地工人,吸引工人重投勞工市場,以多元措施減少人力短缺,包括透過與業界擴大招聘、培訓、增強技能、簡化工序、改善工作環境、推廣科技應用、提升生產力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