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亮
王正亮,在父親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初中已接觸玄學,後得佛法老師傳授陽宅風水及文王卦。直到2013年,通過禪定悟出與際遇相應之姓名學,依此因緣,公開奧秘,望有緣人得到裨益。
一想起名著就想起羅貫中(庚壬辛)的《三國演義》、吳承恩(丙乙己)的《西遊記》、施耐庵(庚庚壬)的《水滸傳》及曹雪芹(壬壬乙)的《紅樓夢》。
首先,《紅樓夢》屬長篇小說、虛構作品、家族傳奇,從曹雪芹的姓名五行看,「曹」姓為壬水,「雪」為壬水及有隱藏五行辛金,最後「芹」是乙木。《紅樓夢》是古典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內容鉅細靡遺。這正是乙木的幼細性及分類能力,人性化展現的能力,加上乙木先情後理的特性,配上壬水的天馬行空的創意,《紅樓夢》能成不朽的巨著,跟作者的創意及敏銳情感有分不開的關係。
而施耐庵的《水滸傳》與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則從施姓和羅姓的「庚」金皆有相同的共性,就是追逐心中的公義正是庚的特性。眼見亂世不公允的事情,「庚」金屬非常有為的個性,以筆作武器來呈現進取的風格,當然羅貫中的庚金壬水辛金(隱藏五行戊土)與施耐俺的「庚庚壬」的描述風格有着既相同又不相同的視野去表述如何達到心中的正義!羅貫中假借足智多謀的英雄人物諸葛亮,用情操對抗強敵,神格化了諸葛亮,作為心中最完美的情操展現,藉謀略打敗那些見利忘義之輩的一種盼望,與施耐庵在天馬行空的人物塑造方面以「壬」水的多變性去刻畫人物、批判時弊,實有着相同的有為思想。
最後,完全不同風格的《西遊記》,吳承恩明顯對佛學修行有着深入的探究,非常符合吳姓丙火的鑽研個性,將豬八戒比喻成貪心的代表,孫悟空是脾氣「嗔」的代表,而沙僧則是「癡」的代表,相信承恩的五行「乙木己土」,反映作者在修行的取態上是矛盾的。當然,執念、習性是很難化解的,但盼望在取西經的比喻中,帶出堅持就到彼岸的想像和信念!
除四大名著外,較少人提及的傑作,其中一部就是王實甫(姓名五行辛金辛金丙火)的著作——《西廂記》。在我看來,是一部在元朝時不可多得的商業作品,超符合辛金的實務主義,題材借鏡唐代詩人,在雜劇的領域上,由元至今有着非凡的地位,現試詳述其背景與內容。聞名古今的《西廂記》的素材來自於唐代詩人元稹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的傳奇《鶯鶯傳》:元稹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家境貧寒,是母親一手拉扯他長大。可是當他長大後,卻因為文名遠揚而過着輕裘肥馬的生活。他生性風流,卻又用情不專,早年和表妹崔氏相戀,並已成夫妻之實,後來卻為了在仕途上更上一層樓,狠心將其拋棄,娶了裴尚書的女兒。若干年後,兩人都各自成家之後,元稹仍要求崔氏以外兄身份相見,遭到了崔氏的拒絕。傳奇故事《鶯鶯傳》就是元稹這一段情感經歷的真實寫照,作品以細膩委婉的語言向人們訴說了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故事,故事哀婉淒絕,文字華麗流暢,使得它在文人中廣為流傳。《鶯鶯傳》和後來文人們對這個故事的吟詠,成了後來《西廂記》的創作源頭。而對元雜劇《西廂記》發展作出貢獻最大的,當屬金章宗時期的董解元。
董解元,金國人,其生平無從考證。他在此前說唱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將這個纏綿動人的故事改編成了5萬字左右的演唱詞,名為《弦索西廂記》。在《董西廂》中,崔張的愛情故事產生了質的飛躍:崔張之間的愛情終於結出甜美的果實,才子佳人終於大團圓,而不再是張生對崔鶯鶯的始亂終棄。作者理直氣壯地宣告:「自古佳人,合配才子。」這就從張生為自己「忍情」辯護轉而成為對男女相愛的真誠謳歌,使得這一流傳數百年的悲劇終於露出人性美的光芒。
如果說董解元的才子佳人自當相配的理想是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露出的第一道人性曙光,那麼王實甫的《西廂記》則更是第一聲氣貫長虹的號角,它直接喊出了「但願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呼聲。
《西廂記》在故事情節上和《董西廂》差不多,說書生張君瑞父母雙亡,孤身一人,正準備去京都趕考,在普救寺遇到了崔鶯鶯,兩人一見鍾情,他毅然放棄了進京趕考的計劃,租了一間西廂房,希望能再見到崔鶯鶯。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隔牆聯詩,從此產生了深深的感情。孫飛虎聽說崔鶯鶯貌如天仙,發兵圍住寺廟,威脅說如果不將崔鶯鶯獻出,就將全寺僧俗一概殺死。老夫人只得許諾:誰能趕走孫飛虎,就將女兒許配給他。張生挺身而出,他修書一封,請同窗好友杜確將軍發兵相助,戰敗了孫飛虎,張生和鶯鶯喜出望外,只等老夫人親口許下這門親事。可是老夫人讓鶯鶯以兄妹之禮拜謝張生,張生和鶯鶯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中。在紅娘的指點下,張生為鶯鶯彈了一曲《鳳求凰》,悠揚的琴聲在崔鶯鶯心中激起了深愛的漣漪。後張生應考一舉成名,考中狀元,在京待選。此時,老夫人的侄兒鄭恒出場,鶯鶯原來是曾許配過他的。為了奪回鶯鶯,他謊稱張生已被衛尚書招為女婿,老夫人便改口將女兒許給鄭恒。鶯鶯不明真相,憂心如焚。張生回來後,老夫人十分憤怒,斥責他不守信用。張生發誓力辯決無此事。就在難分難解之時,杜將軍來了,當場揭穿了鄭恒的陰謀,鄭恒羞愧難當,撞樹而死。最後,皇帝使者宣布張生和鶯鶯結為夫婦。在一片喜慶的氣氛中,張生和鶯鶯拜堂成親,戲劇最後順理成章地唱道:「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如此引人入勝的內容,不單是古代,以現今的眼光也是極佳的商業作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