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會就加強保養醫療儀器、內部員工勘察樓宇安全及引入科技等提出建議。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公立醫院早前接連發生「冧石屎」、「冧手術燈」等事故,引起社會關注。資料圖片

公院接連發生「冧石屎」「冧手術燈」等事故 委員會公布調查報告倡增聘工程師

香港的公立醫院早前接連發生「冧石屎」、「冧手術燈」等事故,引起社會關注。香港醫管局成立的「檢視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事宜委員會」昨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出,醫管局轄下建築物設施超過一半已落成超過30年或以上,使用率高,現時規定「三年一檢」並不穩妥,以及過於倚重承辦商,該局更外聘一個只有30人的顧問公司,負責42間醫院所有樓宇設施的保養。委員會提出23項建議,但或要增聘一倍的醫學工程師,才能應付相關工作量,保障病人和員工安全。◆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該委員會主席溫文儀昨日表示,醫管局的醫療儀器保養維修數量龐大,每年要進行35.1萬次維修,亦即每間醫院平均每天有33次至34次維修保養工作進行,以往相關工作多數判予原廠供應商或外判承辦商進行,而因應人手緊張,醫管局的醫學工程師僅15人,甚少在場參與或監督保養維修服務,全依靠保養承辦商在完成服務後提交服務報告,惟簽署報告的前線臨床員工對醫療儀器的保養及驗收程序,沒有技術知識或培訓。至於有相關培訓的聯網醫學工程師,八九成工作時間都為醫療儀器的採購提供技術支援。

料增聘一倍人手 以應付工作量

溫文儀舉例指,現時7個聯網要採購同一款燈,會有7組人分別負責。建議交由總辦事處處理,變成一組人去採購,可以省下人手與時間去處理保養維修事宜。同時,建議增聘醫學工程師以監督風險級別IV的醫療儀器,但預料或要增聘一倍的醫學工程師人手,才能應付相關工作量。

各樓宇結構安全方面,委員會召開9次會議和實地考察7間醫院後總結指,醫管局轄下建築物設施老舊,管理的超過300棟建築物中,超過一半樓齡超過30年,而且醫院服務需求增加,使用量極高。溫文儀表示,現時規定「三年一檢」並不安全,建議各聯網應按樓齡、使用量、結構/建築物料的獨特性、剝落紀錄及風險狀況,為樓宇訂立「周而復始保養計劃」及「編訂時序的規劃保養」計劃 。

他表示,現時醫管局負責樓宇結構、安全保養的團隊有740人,而外判聘請的顧問則有20人至30人。石屎剝落較多的建築物,共通點是潮濕,例如近廁所、沖涼房等,一旦喉管漏水,會削弱地台或牆壁防水功能,致下一層鋼筋生鏽及膨脹,最終令石屎剝落。他建議高風險地方加密檢測,以及由醫管局內部人員負責更加到位,「喺呢度當自己屋企,增加對樓宇安全責任。」如果涉及滲水,建議不多於6個月檢查一次。

醫管局將追究承辦商法律責任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醫管局部分醫療儀器需由原廠負責維修,但從聯合醫院早前發生的手術燈倒塌事故顯示,醫管局的監督非常重要,事後無論是聘請的專家及原廠承辦商提交的報告,都批評承辦商維修過程不符合標準。他透露,醫管局會按合約條款,追究相關承辦商的法律責任,若發現其他承辦商工作有不足,同樣會按合約法律跟進。

高拔陞強調,員工及病人安全是醫管局最重要考慮,將積極跟進委員會各項建議。醫管局各樓宇將會視乎情況加密檢查次數,早前亦因應個別事故展開全面維修,800多個地點的工程大致完成,部分有危機的外牆已採取預防性措施,醫管局亦會在各醫院成立安全委員會,由院長做主席,樓宇管理人員、行政事務職工亦會加入,並會定時邀請前線臨床員工反映意見,合力監察醫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