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訪載人航天任務,記者能夠感受到神舟十六號任務與此前空間站階段載人任務的很多相同與不同。

相同的是,當航天員們站在問天閣公開亮相時,眼裏閃爍着那種堅毅光芒;當航天員在圓夢園廣場上領命出征前,面對歡呼着的人群,自信地揮手致意。相同的更是,航天員們日以繼夜為飛天事業的刻苦訓練,航天科研人員精益求精保障任務圓滿成功的努力奮鬥。

不同的,首先就是人變了。從三名戰鬥機飛行員出身的航天駕駛員乘組,到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組成的綜合團隊,神舟十六號乘組帶給人們的整體氛圍感都是不同的。「坐火箭太爽了!」載荷專家桂海潮的話,彷彿就像你我一樣普通人的感嘆。

載人飛行的目的也變了。在此前空間站建造階段,航天員乘組都要承擔着繁重的技術驗證、在軌建造的工作。神十六乘組在照料空間站之餘,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上,將為更多的科學家實現他們的科學夢想。

人們看待空間站的角度也變了。一艙、二艙、三艙、「T」字型,空間站在400公里外的太空一點點搭建起來,令每個國人為之自豪。當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人們會關注這個已建成的國家太空實驗室究竟會給人們的經濟社會生活帶來什麼,會不會發現新材料改善現在的生活,會不會實現醫學研究的突破。

我們期待着,在這個代表中國最先進技術的中國空間站,能夠實現更多的科學研究突破。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就如同景海鵬指令長說的那樣:中國空間科學的春天到了!◆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酒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