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超盼助最短時間追回最大成績 黃元山:工作圍繞4方向開展
特區政府昨日宣布成立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是次獲委任的56名成員分為三個組別,分別為經濟發展專家組、社會發展專家組及研究策略專家組,任期1年,即時生效,至明年5月29日止。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香港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希望專家組幫助他用最短時間追回最大的成績,制訂短、中、長期政策,盡快帶給香港正面的價值和效果。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專家組工作會圍繞特首早前對政策組提出4個方向的要求開展,相信專家組的成立有助進一步做好內部研究工作。◆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根茂
特首政策組於去年12月28日成立,以提升政府對長遠和策略性議題的研究和倡議能力,並向行政長官匯報相關研究和分析結果。特區政府昨日宣布成立特首政策組專家組,並委任56名成員(見表)。他們來自商業和金融界別、專業人士、智庫及學術界等不同背景,會就各項專題向特首政策組提供專業意見和嶄新構思。為方便工作和進行更聚焦的討論,專家組成員會分為三個組別,分別為經濟發展專家組、社會發展專家組及研究策略專家組,人數分別為15人、18人和23人。
制短中長期政策 為港帶正面價值
李家超表示,特首政策組協助他制訂政策,因此會邀請不同專家去參與工作。他希望新接受邀請的成員,主要可以在三方面向他提供意見,包括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和策略方面的研究,因為香港現時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他希望用最短時間追回最大的成績,所以希望制訂短、中、長期政策,盡快帶給香港正面的價值和效果。「我希望在這三方面,不同人士都會利用好他們的經驗和在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意見,幫助我制訂政策。」
就三個組別成員不同人數的設置,黃元山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解釋,經濟發展涵蓋各方各面,因此成員背景涵蓋廣泛;社會發展包括科技發展、醫療民生、教育等方面,成員背景亦有所反映。「我們的定位是做研究,」因此,三個組別中最特別的是研究策略專家組,成員基本都從事研究工作,相信未來會在研究的深度、廣度、方法、理論、應用等層面均有所作為,因此這個組別成員亦最多。
常設例會機制 每年辦全體會議
黃元山介紹,專家組常設例會機制,每年會舉行一兩次全體會議,研究尤其內部調研需要很大的機動性、靈活性、針對性,很多時會主動就個別議題徵詢相關成員的意見,以廣採博納專家組成員的智慧和經驗。
他透露,特首政策組的恒常工作是圍繞李家超早前提出的四個方向,包括從高瞻遠矚的角度,倡議及協助制訂長遠和策略性政策;緊貼國家發展,包括方向、計劃和政策,分析及建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對接重點,主動參與推動和作出貢獻;審視國際關係和形勢,分析機會和風險,讓政府既可以把握機遇,創造有利發展的環境,同時又可以防範風險;掌握香港民情,了解市民關注大方向和重點,並發掘有利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協助決策方向和制定措施。
黃元山表示,專家組的工作亦圍繞上述四個方向展開,並透露在專家組成員名單宣布前,已開始就相關該四個方向積極徵詢相關成員的意見,他感謝各位專家熱心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出謀獻策,亦期待和他們的合作和互動。
專家組成員名單
經濟發展專家組(15人)
王磊博士
李律仁資深大律師
李家誠博士
李曦光
林家禮博士
洪小源
容永祺
張德熙博士
梁頴宇
郭基煇
曾順福
湯道生
劉伯偉
黎永良
龔永德
社會發展專家組(18人)
李焯麟
孫燕華博士
馬駿博士
許琳
陳少波
陳永德
陳宗彝
陳建強醫生
陳曉峰
陸地博士
楊德斌
劉洋
鄭李錦芬
盧永雄
戴希立
戴德豐博士
羅詠詩
羅寶文
研究策略專家組(23人)
王于漸教授
王福強博士
毛振華教授
何建宗博士
何達基教授
吳宏偉教授
肖耿教授
周文港博士
周伯展醫生
林一星教授
張家敏
張量童博士
郭萬達博士
陳文鴻教授
黃平教授
黃玉山教授
雷鼎鳴教授
趙汝恒教授
劉兆佳教授
劉佩瓊教授
蔡洪濱教授
鄭永年教授
盧煜明教授
註:排名按姓氏筆劃序
資料來源:特區政府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