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墨。香港文匯報瀋陽傳真
◆方文墨幼時就懷揣一個航空夢。 香港文匯報瀋陽傳真

「你聽,這就是戰機劃過我們頭頂上空的聲音。」儘管隔着幢幢建築,戰機的轟鳴聲聽上去低沉,方文墨還是能在採訪談話的間隙一下子就抓住這個最熟悉的聲音。剛剛在5月中旬獲得被譽為「工人院士」的國家高技能人才最高獎中華技能大獎,80後方文墨又一次刷新了中國航空工業領域的「最年輕成績」。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最年輕的高級技師到如今成為航空工業領域最年輕的首席技能專家,方文墨用近20年的堅守與苦練創造了國產戰機零部件手工加工公差的「文墨精度」,並在不斷精益求精中將這一精度提高到教科書中手工銼削精度極限的十餘倍以上,「對於技術工人來說,創新和突破沒有捷徑,只有踏實、扎實地苦練基本功。」 ◆香港文匯報記者 于珈琳 瀋陽報道

同時擁有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加工精度「文墨精度」和技能班組「文墨班」,作為瀋飛標準件中心鉗工、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方文墨將一切成績的取得都回歸到自己的老本行。「鉗工,是目前機械加工領域唯一還在用手工的工種,我的工作就是通過銼、鑽、鋸、鏨、鈑、鉚、鉗、修、研、配等加工方法,對飛機零件進行高精度的加工。」他所在的標準件中心,曾承擔了中國航空產品高精度零件的精密加工,由於戰機零件的特殊性,「手工打磨的精度遠超機械加工,誤差公差最高精度甚至可以達到機械加工的百倍以上。」

從小愛看機械製圖 理想是造飛機

精度的背後是戰機的安全性,這也正是方文墨不斷追求的信念所在,「我在用另一種方式守護祖國的疆土。」很難有人相信,這種信念在方文墨的幼年時便深植心中。「通常五六歲的孩子都還在玩玩具,和小夥伴奔跑,而我在看機械製圖,在聽媽媽講螺紋是什麼、如何與零件配合……」笑談起幼年時種下的「種子」,方文墨仍滿懷自豪。方文墨出生在「戰機世家」,他的姥爺、姥姥、爸爸、媽媽都是瀋飛的工人,「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的理想是要造飛機,而且是戰鬥機。」

瀋飛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方文墨就出生和成長在瀋飛家屬大院,戰機的轟鳴聲伴隨着他的整個童年。2000年,15歲的方文墨如願進入瀋飛高級技工學校,「然而剛進學校就發生了一件事,帶來的教訓讓我受用一生。」他打開一張照片,那是一個小小的鋼製錘子,「技工學校主要教的是工廠裏的實際操作,當時班主任布置了一個任務要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手工加工出這樣一個小錘子。」當時自信心爆棚的方文墨讓媽媽求工廠裏的叔叔阿姨機械加工出了成品,「本以為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卻不曾想換來了最嚴厲的批評。」他回憶起班主任的話,「方文墨,你今年才15歲,等你18歲畢業進廠到退休還有42年,你就打算天天讓父母幫你給工件做好交給領導和工廠嗎?」

一句話點醒懵懂少年,也是從那時開始,方文墨漸漸體會到技術工人的手藝是要靠苦練成就的,沒有捷徑。「哪怕是現在有人問我技術創新有什麼獨家秘笈,我的回答還是苦練基本功。」

「用心1萬小時」打磨出好工匠

從2000年到2003年畢業,方文墨嚴苛的苦練成就了畢業時全校第一的好成績——每天白天在學校學習,放學後就留在工廠進行基本功訓練,從傍晚到半夜的五六個小時裏,陪伴他的只有空曠廠區裏枯燥的銼削聲,這個1米88的大塊頭需要將背弓成近90度,俯身在不到一米高的工作台上,高強度、高密度的機械銼削動作讓他的後背被汗水浸透。直到進廠工作,方文墨仍保持着每天8,000次修銼的頻率,「技術工人有一個一萬小時定律,我想這前邊要加上『用心』,用心的一萬小時基本功訓練,才能打磨出一個好技工。」

2013年,方文墨憑借出色的加工精度以高技能人才引進的方式從瀋飛民品廠進入標準件中心,開啟了他的「戰機打磨師」生涯。在戰機製造過程中,要實現高技術設備與飛機機身的裝配就需要高精度零件將二者嚴絲合縫地「嵌入」,方文墨的工作就是不斷追求將這種裝配的誤差公差無限縮小。「在我看來,鉗工與藝術家、運動員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要下苦功夫形成一定的肌肉記憶,才能有更高水平的突破。」一般情況下,鉗工每年要換10多把銼刀,而方文墨一年要換200多把,「銼刀、量具這些消耗品完全依靠父母的支持,算下來這些年僅購買這些就花了30多萬。」

將技術積累形成可複製經驗

不僅獨創了「文墨精度」,為了讓零件精度更進一步,方文墨還在測量工具的改進上下苦功夫。他發明研製的一種精巧的精度測量儀以使用便捷、精度更高而獲得國家專利,並在公司廣泛推廣使用。至今,他自研自製的刀、量、夾具達到100餘把(件),改進工具近200把(件),改進工藝方法60項。

與技術改進同步,方文墨將自己的技術積累形成一套可傳授、可複製的經驗,讓關鍵技術能夠在一代代工匠的交棒中傳承下去,為國產戰機的精度提升作儲備。如今,與方文墨十年磨出「文墨精度」的艱辛相比,「文墨班」的00後、90後們經過專業的訓練已經能夠在兩三年的時間裏達到這一精度水平,並利用他們掌握的新技術為技術傳承與創新創造更多可能。至今,「文墨班」已實現攻關課題150餘項、協調工藝問題40餘個,解決了一批航空產品高精度加工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