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驪珍藏的不同徒弟在比賽中的獲獎手工加工作品。上排中間位置的作品(紅圈示)是方文墨參加瀋陽市技能大賽的獲獎作品。香港文匯報記者于珈琳 攝
◆方文墨的師傅曲驪(左)正在位於瀋陽的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指導將於今年參賽的學生。香港文匯報記者于珈琳 攝

「我2004年進廠,就聽過很多技術大拿、勞動模範的事跡。」方文墨的第一任師傅付紅安就是其中一員,「師傅從一點一滴的加工方法開始,毫無保留地教我,而且幫我度過了最難熬的一段時光。」當時由於機構改革,一心想造戰鬥機的方文墨畢業後無奈被分配到瀋飛民品廠加工捲煙機零件。「那時我抱着我媽大哭,每天鬱鬱寡歡。」師傅的支持成為了方文墨最大的動力,「你今年才18歲,未來有無限可能。」師傅的話不斷激勵着他,「一個好的技術工人,最打動人的是技術過硬。」

師承金牌技術能手

重整心情,方文墨在2004年開始廣泛參與各類技能大賽,磨練技術。同時為了彌補理論水平缺乏的短板,他又先後報名了學歷晉升的課程,用7年時間一邊工作一邊利用晚上時間學習理論。與此同時,技能大賽也彷彿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2004年,我去參加一次大賽,遇到了我的第二任師傅曲驪老師。」方文墨說,在那場比賽的6個小時裏,他幾乎全程盯着曲驪,「這是真正的高手,那活幾乎不是『人幹的』。」方文墨說,這毫不誇張,因為當時他仍以為手工加工的精度不可能超越機器加工,「曲老師讓我看到了這種可能。」

為了拜曲驪為師,方文墨利用周末和休息時間,每天四點起床跨越大半個瀋陽城,往返路程近六小時,只為能準時趕上8:30的上課時間。「我當時背着90多斤的工作台和工具,騎自行車再換乘公交車。」這個吃苦、勤奮的「大個子」打動了曲驪,從那之後,方文墨以技能大賽參賽選手的身份成為了曲驪的大徒弟,並在2010年奪得了第六屆「振興盃」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冠軍。「在工廠裏,師傅教會我的是生存的手藝,而技能大賽給我帶來的是技能的提升。」如今投入更多精力培養徒弟的方文墨感到,新一代技術工人必須是兼具田馬和賽馬特性的雙賽道人才,至今「文墨班」已經誕生了三位全國技能大賽冠軍和24位省市大賽冠軍。

鉗工是製造業的根基

如今已是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負責人的曲驪,還珍藏着一份特別的師承「家譜」——方文墨、張文良、代繼業、丁佳偉……他對這些大國工匠同時也是徒弟的名字如數家珍。1998年,他在遼寧省鉗工專業實習指導教師技能競賽中獲得第一名,2005年又在首屆「振興盃」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上獲得工具鉗工組全國冠軍,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這20多年,我的鉗工教學就是堅持0.5毫米銼削方法,這是鉗工基本功的訓練方法,也是培養世界冠軍的標準。」

「提升精度和速度,規範不正確動作和方法,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方法訓練工具擺放。」技術冠軍的訓練需要事無巨細,曲驪說,對方文墨的培養是量身定做的,「鉗工是製造業的根基,也是機械加工的萬能工種,文墨也曾經歷過很多次失敗,但他堅持下來了。」如今,這對師徒已共同成長為惺惺相惜的同行,並帶隊中國「鉗工圈」不斷衝擊着世界大賽的最高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