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昨日圓滿完成上海至北京的商業首航,正式進入民航市場。繼波音、空客之後,國產大飛機C919成為承擔內地幹線航線飛行的新機型,標誌着民航市場首次擁有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噴氣式幹線飛機,C919的常態化商業運營,令國產大飛機從研製走向規模產業化系列化,更為中國大飛機產業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依託龐大市場,以自主創新結合國際合作,中國成功打破西方封鎖、鉗制,取得高鐵、電動車、大飛機等產業的高速發展,再次證明利用高科技封鎖中國的企圖,必然徒勞無功、枉費心機。

國產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幹線飛機,於2007年立項,2017年首飛,2022年9月完成全部適航審定工作後,獲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中國東方航空昨使用中國商飛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執行MU9191航班,順利完成從上海虹橋機場至北京首都機場的載客首飛。從今天開始,C919飛機將投入上海虹橋到成都天府的航線上,實施常態化的商業運行,這標誌着C919的「研發、製造、取證、投運」全面貫通,開始接受市場的全面檢驗,也意味着中國民航掀起商業運營國產大飛機的新一頁。

C919大飛機將提速擴產、全面轉向產業化,C919規劃未來5年,年產能計劃達到150架,現在已經有1,200多架的訂單。通過C919的設計研製,我國掌握了民機產業5大類、20個專業、6,000多項民用飛機技術,帶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群體性突破;同時,數字技術、智能裝備的應用,又反哺國產商業飛機的設計研製和試飛試驗。目前國際航空製造業市場,已形成以波音、空客為核心的兩條全球價值鏈。可以預計,國產大飛機C919的商業運營及產業化系列化,將為設計、製造、供應商、培訓、維修、航材等整個大飛機產業鏈,注入更多預期增長空間,整體帶動中國航空製造業產業鏈升級,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帶來強勁動力。

C919能成功商飛、進入民航市場,國家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結合是重要原因。在C919成功商業首航之際,作為民航客機兩大巨頭的空客與波音也在微博發文,向中國東方航空及中國商飛表示祝賀。事實上,與C919大飛機項目同步起跑甚至早起步的歐洲、亞洲等商用飛機研製者,或中途放棄、或舉步維艱。如日本媒體今年4月曾刊文分析,為什麼中國的C919起飛了,而日本三菱重工的SpaceJet卻失敗了。

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39年,全球將會交付4萬餘架噴氣式客機,總價值超過5.9萬億美元,僅中國內地市場,未來20年將新增客機需求8,363架,若C919在內地能拿下三分之一市場,每年銷量就有100架。C919國產化的基本思路,是「中國設計、系統集成、全球招標、逐步提升國產化」,依託中國龐大的市場,加上內地國有航空公司的堅定支持,這為國際企業與中國合作,推進國產飛機產業化及升級換代、產業鏈發展等,提供巨大合作空間。

事實已證明,這種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的結合,造就了中國在高鐵、電動車、大飛機、郵輪等領域的發展奇跡,也將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領域續寫新傳奇。合作發展是正道,有西方國家自恃在有關領域的暫時領先優勢,對中國大搞「斷鏈脫鈎」,企圖阻止中國產業升級進步、向高質量發展。事實證明,針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鉗制,只能自損其利、得不償失,更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