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老師曾教「孔融讓梨」的故事,內容是只有四周歲的孔融,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自己只吃小的。老師教育我們要懂得有禮有節、長幼尊卑。不過,孔融再次於教材出現的形象並不好,就是為人熟悉的成語「小時了了」。

「小時了了」來自《世說新語》。孔融十歲時到洛陽去拜會當時的朝廷大官李膺,門房卻不肯通傳。孔融便說他和李膺是世交,門房才讓他進去。當時李膺見到小孩孔融,便很奇怪地問他:「我們怎會是世交呢?」孔融不慌不忙地答:「我是孔子的後人,而你是老子李耳的後人。相傳孔子曾問道於老子,那麼,我們不是世交嗎?」李膺聽了,大為讚賞,說他年少聰明。當中一位賓客名叫陳韙,不服氣地批評孔融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指孔融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了卻未必是一個上佳的人才。孔融隨即回答:「陳大人一定是小時了了吧!」反諷陳韙。

讓梨故事發生於孔融四歲的時候,而「小時了了」的評價,大概於孔融十歲時發出。在不少不多的六年,孔融由懂禮節變成了頗為囂張、目無尊長的孩子,這個轉變很值得我們探討。

孔融家庭是孔子後人,必然是以「禮儀」為家庭教育,如此推測,幼兒時的孔融對「禮」的概念已萌生。依照四歲時孔融的表現,按圖索驥,我們便會想像孔融在德行的表現,只會愈來愈高。可是,人間並沒有必然。到了大概十歲的孔融,已表現出咄咄逼人,並且不尊重長輩。

「小時了了」的對話,對於現代人看來,必然會讚嘆孔融機智以及口才了得。不過我們要留意這話發生在古代,孔融更是孔子後人,孔子強調「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家語也教:「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孔融的「小時了了」,既無視長幼,又好鬥自得,是非常失「禮」的表現。

依據先天與後天發展論(nature versus nurture),個人的天生品質(先天)與個人經驗(後天)是決定個人心理和行為的重要元素。以孔融幼時(本我時期)作推測,他是受教明理不愛爭奪的孩子,這是先天的品質。為何成長的孔融,與「禮」漸行漸遠呢?

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系茱蒂·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著作《教養的迷思》,認為父母教養對子女大概有20%至50%的影響。即對於成長的孔融,他對家族的教導已非百分百接收。隨年日長大,孔融來自名門世家的威名、天之驕子般的出身,少不免身邊人的讚譽和奉承,孔融自恃才智,還有家世加持下,漸漸變得心高氣傲。以上種種的後天因素,扭結一起,塑造了成年的孔融。最後,56歲的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朝儀」等罪名殺之,株連全家。

孔融少時聰明,死到臨頭卻糊塗一時,竟哀求行刑的官吏保全自己兩個幼子。反觀兩個六七歲的小孩卻鎮定自若,從容對弈,一語道破天機:「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

◆ 梁可茵老師(學研社成員,從事幼兒教育寫、教、編達二十多年,在書海澀論中尋找方便之門,喜歡發掘兒童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好奇投向歷史上小屁孩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