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永樂 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隨着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伴隨而來的是所謂「中國經濟威脅論」。

個別海外學者認為,中國為了實現國家目標,不斷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外交和經濟聯繫,加深它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繼而利用經濟槓桿脅迫或鼓勵它們政府在經濟以外的問題合作。最近公布的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公報,就強調成員國需要「抵禦中國經濟脅迫」。

早於上世紀90年代末,美國已有人提出「中國經濟威脅論」,認為中美貿易關係只利中國,而不利於美國的經濟利益。然而,數十年的經驗顯示,中美兩國都受惠於雙邊的經貿關係。著名經濟學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分析,國際貿易對兩國而言都是雙贏,主要的理由在於兩國進行貿易之後,雙方企業及居民的採購選擇都會大大擴展,如果一方無利可圖,貿易根本不會發生。最終,兩國的企業及居民都會受惠雙方貿易的增長,這與哪個國家錄得雙邊貿易順差或逆差關係不大。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大批美國企業來華投資,受惠於中國巨大市場而獲得巨額利潤。過去有研究指出,美國企業在華業務的回報比美國國內更高,中國的便宜產品亦有助美國消費者節省金錢,並減低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由此可見,中國經濟迅速崛起並與美國結合成「利益共同體」,一直以來對雙方都有好處。

此外,中國參與國際貿易,帶來的是機遇而不是脅迫。以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經貿關係為例,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後,雙方貿易日益頻繁,為區內貿易及經濟增長帶來強勁支持。根據中國海關總署資料,2022年中國與東盟的進出口規模已達到6.52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3.79萬億元,增長21.7%。同期,東盟佔中國外貿比重達到15.5%,繼續保持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及區域經濟的增長,有助降低東盟對美國及歐盟地區的依賴。有學者分析,這令該區域經濟體有效抵禦美國及歐盟經濟下滑所帶來的影響。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中國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使亞洲金融市場靠穩。當時中國政府面對出口大幅下降而承受巨大的壓力和損失,但最終仍然堅持不貶值,給予東南亞及整個亞洲強而有力的支撐。其後,中國政府向東盟多數國家提供經濟、技術援助,同時從2002年起實施「亞洲減債計劃」,減免東南亞國家部分或全部債務,為推動中國與東盟的共同發展和繁榮作出貢獻。

現時,全球經濟在後疫情時代仍未完全復甦,世界主要國家更加需要創造互惠互利的條件,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環境,否則未來世界政經局勢更趨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