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上海浦東新區正在耕耘「新主體」、「新平台」、「新地標」、「新消費」、「新環境」。陸家嘴青年戲劇生活節正是圍繞上述「五新」的探索——突破公共文化與商業空間壁壘,建立商旅文聯動的新地標,用商業扶持藝術,由藝術反哺商業,成為浦東「城市會客廳」的一部分。

在內地,藝術與旅遊產業結合由來已久。漢坤總結,現在內地文旅產業有兩大趨勢,一種偏向小而美,很多景區、街區會採用這樣的模式;另一種則偏向傳統,產品相對重資產,需大規模投入幾十億、甚至幾百億,多數仰仗政府支持,光靠市場很難回本,但若撇去運營上面臨的困境,有些產品已經做得很不錯。

「例如王潮歌導演在河南鄭州創作的『戲劇幻城』,我花了兩天看了全部22場演出,這些戲劇不再是之前那種用山水實景秀包裝的俗套故事,而是真正能做到直擊人心,觀眾笑着進去,哭着出來,文旅產品能做成這樣是很酷的事情。」漢坤希望,以後到上海來遊玩的旅客,也可以放下行囊,來看一場戲劇表演。

在袁鴻看來,不同城市契合不同的文旅產品,比如泉州與上海就無法採用同樣的模式,戲劇在泉州全城發生,哪怕是非戲劇節期間,一些小型演出也在當地老民宅上演;上海可能會多考慮投入產出,因此適合更小的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