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中)昨日公布有關照顧者的各項調查,促請政府加強支援。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團體日前在「2023照顧者關注日」舉辦活動為照顧者打氣。
◆照顧者終年無休,最盼有一個喘息空間。 網上圖片

民建聯倡十八區設支援暫託服務 提供醫療交通優惠

「(照顧患病父親)有好大壓力,但其他同住的家人亦未能夠協助,當時亦無法搵到人可以傾訴!」前照顧者Rita憶述之前照顧腳部嚴重潰爛的父親時一度感觸落淚。她說,當時自己既要照顧父親,又要兼職幫補家計,極為頻撲,缺乏支援,只靠政府為照顧者提供一些福利,讓他們稍有喘息的空間。民建聯一項調查顯示,有近四成照顧者每日投放10小時或以上以照顧親人,超過半數受訪的照顧者表示最大困擾是休息不足,逾四成人情緒得不到紓緩,三成受訪者因家庭收入不足而入不敷支。他們建議政府推行「照顧者為本」政策支援照顧者,在全港十八區設立照顧者支援中心和暫託服務,以及推出「照顧者通行證CARER'S PASS」讓照顧者獲得交通及醫療等優惠,增加「照顧者津貼」金額,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昨與兩名前照顧者講述其種種辛酸。前照顧者Rita說,她的父親因吸煙及嗜酒,造成血管鈣化,供血困難令腳部傷口潰爛,自己只得全力照顧父親,但由於只有丈夫全職工作,還有三個小孩要供養,故她要做兼職幫補家計,「上午帶父親去針灸,下午返兼職。」父親不良於行,她每日要與父親由牛頭角搭的士到觀塘針灸,她十分勞累,且醫療費、的士費也開支不菲。

終日服侍輪椅父 難紓壓力唯流淚

「時間上好趕,針灸完車佢(父親)返屋企,(要)煮飯畀佢食,但佢痛到食唔落,又要煲湯畀爸爸,又買麵包希望爸爸可以食,好大壓力,因為同住家人冇辦法協助,當時十分辛苦,但佢係自己爸爸,所以一定要照顧,三個月都冇理(自己)屋企……」Rita憶述,自己當時感到乏力,情緒無法排解時不禁落淚,直言:「無法搵到人傾訴,講返起都好唔開心!」

她的父親最後要截肢,由於家中不適合輪椅進出,故安排他入住安老院,但父親其後又中風,腳部潰爛情況亦愈趨嚴重,最終離世。Rita直言,自己當時沒有任何支援,「申請老人院也搞了很久,未等到政府老人院便走了。」她希望政府「搞好些福利,令照顧者有break,有一個喘息空間」。

覆診無錢搭的士 病父巴士站跌傷

另一照顧者Tracy的父親亦已離世。她憶述照顧患有小腦萎縮症父親期間的辛酸時說,自己遺傳了小腦萎縮症,領取每月2,150元傷殘津貼,由於不能享有政府雙重福利,故未能申領每月2,400元的照顧者津貼,對此直言不解:「照顧者津貼是給照顧者,傷殘津貼是因我為殘疾人士,兩個身份不相同。」

由於經濟問題,她有次與父親到聯合醫院覆診後,在院外斜路等候巴士時父親不慎跌倒,「無錢搭的士,唯有搭巴士,(父親跌傷)轉到急症室,鏠了11針,如果有照顧者津貼,就免卻父親等巴士跌倒,心痛要他受這11針。」她希望政府了解照顧者需要,優化支援。

李世榮表示,民建聯訪問了654名照顧者,發現逾六成被照顧者是65歲或以上,並有身體機能欠佳、長期病患者、肢體傷殘或行動不便,以及認知障礙問題,照顧者多為直系親屬,僅有10.9%獲社福機構協助,亦只有少數經濟能力較佳的家庭有能力聘請外傭協助。

調查又發現,37.3%照顧者每日要投放10小時或以上照顧其親屬,即幾乎要全天候照顧家人,而16.5%受訪者縱未屆退休年齡,亦要犧牲個人工作全面照顧家人。另外,61.9%受訪者沒有領取政府津貼,76.6%收入主要來源是個人薪金及家人援助,「全港有40多萬名照顧者,當中只有2.6%即約1萬人有領取照顧者津貼。」

倡增照顧者津貼 設情緒支援熱線

面對長時間照顧親屬,多達53.1%受訪者表示最感到困擾的是個人休息不足,其次41.4%認為情緒無法釋放,37.3%自言因照顧技巧不足而感困擾,36.1%則自己也有身體不適問題,而30.3%則表示家庭收入不足出現了入不敷支情況。

李世榮建議政府以照顧者作為對象展開服務,加強支援,並在全港十八區設立一站式照顧者支援中心,除有暫託服務外,也提供外展照顧服務、情緒及熱線支援、照顧技能培訓課程等,全方位向照顧者提供支援服務。

另外,政府缺乏為照顧者提供足夠經濟援助,故建議推出「照顧者通行證CARER'S PASS」,指出巴士及鐵路等也願在有官方認證下,為照顧者提供交通優惠,紓緩他們的經濟壓力,同時應增加「照顧者津貼」金額,並研究優化現行「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加入「照顧者津貼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