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潛下水底檢查珊瑚礁生長情況。
◆陳宏介紹珊瑚培育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何玫 攝

陳宏:研規模種法 提高成活率 與死神擦肩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體態玲瓏、色澤美麗的珊瑚蟲聚集形成了大自然的瑰寶——珊瑚礁,被科學家譽為「海底熱帶雨林」。珊瑚礁雖然只佔海洋不到0.2%的面積,卻養育了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種類,還有近三分之一的海洋魚類生活在其中。由於海水變暖等因素,珊瑚白化、珊瑚礁退化成為全球共性問題。

在中國海南,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所長陳宏30年如一日研究珊瑚繁育,成功掌握了無性繁殖珊瑚技術,使中國在珊瑚繁殖成活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從選種、制定方案、開始培育、暫養到移植,每一個生命周期,陳宏都瞭如指掌,被大家稱為「珊瑚爸爸」。陳宏和他的團隊已種下近40萬株珊瑚,至明年底就將實現培育百萬株珊瑚的目標。涵養一個繽紛的海底珊瑚「花園」,是「珊瑚爸爸」最大的心願。◆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玫、特約通訊員 安莉 海南報道 圖:香港文匯報海南傳真

中國處於世界珊瑚分布金三角核心區域外緣,所謂珊瑚分布金三角,即位於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和東帝汶之間的海域,全球超過一半的珊瑚礁生存在這裏。作為海洋大省,海南的海洋面積佔全國的三分之二,在近海及三沙海域,有大片珊瑚礁分布。

初研珍珠貝 業餘育珊瑚

1987年,陳宏畢業於浙江海洋大學(原浙江水產學院)水產養殖專業,1988年來到海南,在中科院一個主要做珍珠貝研究的海洋生物實驗站工作。珍珠貝是珊瑚的共生物種,在做珍珠貝研究時,陳宏自然而然接觸了不少珊瑚。當地人都稱珊瑚為「海石花」,那時,陳宏覺得「海石花」真美,在趕海過程中,把被無意踩斷的珊瑚帶回家養育。就這樣,從業餘愛好開始,陳宏慢慢走上了珊瑚研究之路。

陳宏剛開始培育珊瑚時,國內相關領域還屬於空白,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借鑒,他就一步步自己摸索。從自學下海,到在海底調查清楚珊瑚致病和死亡原因、珊瑚群落的生長規律,逐步摸索出珊瑚修復和保護技術,陳宏帶領他的團隊探索了近20年。

探人工繁殖 研新法「安家」

2003年,陳宏創辦了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這是海南較早開展繁育珊瑚、修復生態等工作的科研院所。

種珊瑚需要珊瑚苗。每年的3月至5月是珊瑚產卵期,陳宏會到相關海域,將珊瑚受精卵帶到岸上來,在實驗室裏進行人工孵化。

孵化後的珊瑚幼蟲附着在陳宏自主發明的「珊瑚核」上,生長到一定大小後,陳宏就要帶着牠們下海「安家」。

在海底「種珊瑚」,聽起來好像是世界上最美、最浪漫的工作,可美麗背後卻是異常的艱辛。

「傳統上,人們種珊瑚大多只能像插秧一樣,一株一株地種」,陳宏說,為了提高成活率,嘗試將珊瑚連同珊瑚架綁在網上,帶着網潛入水底,把網罩在礁石上。珊瑚架要用鋼釺釘在礁石中,這樣才能抵抗風浪沖刷。

種完一張,再浮上來,綁第二張網,如此反覆,一天要沉浮十幾次。待移植一周以後,還得下水觀察,如果珊瑚沒有變白,說明暫時存活了;接下來每隔一段時間,都需監控有沒有被海水沖走。過程持續數月,直到珊瑚成為礁盤,足以抵抗海水沖擊,才算移植成功。

曾被困刺網 遇巨浪險死

為了及時了解珊瑚的生長情況,陳宏經常要在海中浮沉,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在海中遇到突發情況、被礁石劃傷是常有的事。他經常在上岸後發現傷口的血從潛水服上滲出來。

三十多年的珊瑚研究生涯,陳宏笑言自己是幸運兒,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有一次在三亞崖州灣外種珊瑚時,被廢棄的殘破刺網纏住。刺網是一種會纏住魚的三層織網,刺網線只比頭髮絲稍粗。當時水底很渾濁,能見度低,陳宏就像一條大魚一樣被纏在刺網中,網線用手是扯不斷的,身邊也沒有帶刀具,幸好帶了氧氣瓶等潛水裝備,於是他就拚命用力撐腳蹼,爭取在水面能停留幾秒鐘呼救,多次努力後,終於被附近船隻發現,才及時獲救。

還有一次是去年6月,在三亞東鑼島,陳宏穿着水母服戴着潛水裝備下潛考察。出發時風平浪靜,不料在海底卻遇見退潮,浪大流急,巨大的湧浪沖擊懸崖,浪花四濺,如同沸騰的開水,把人反覆推起又跌下,幸虧陳宏穿着的專業潛水服上有BCD浮力調整裝置,可充氣上浮,才不致被淹死。危機關頭,陳宏急中生智,慢慢在水下摸索,找到附近一塊孤立的礁石,艱難地爬上礁石後才最終獲救。

經過多年研究,陳宏和團隊已經逐漸掌握在不同的海洋環境,珊瑚有不同的生長習性,從而制定了不同的培育方案。他所培育的珊瑚平均成活率為90%以上,最高的能達到99%。這個存活率在國際上也是非常領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