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將禁止無牌中介參與輸入院舍護工。圖為本港安老院。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今年3月以系列報道形式揭露本港輸入院舍護工的種種弊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禮願)香港特區政府將於下月19日起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針對香港院舍過去透過無牌「艇仔」或中介招聘內地護理員,並將服務費轉嫁予外勞,使外勞未來港已孭一身債。據悉,社署與香港院舍業界介紹計劃時,重申必須透過內地獲核准的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招聘護理員。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促請特區政府借「特別計劃」契機,全面檢視院舍引入外勞的制度,將業界的陋習撥亂反正。

須經內地合資格企業招聘

社署早前公布「特別計劃」的申請細節。在新方案下,院舍只要連續14天在本地招聘無人問津便合資格申請該計劃,較舊有計劃省卻兩星期,且申請直接由社署審批,無須先交勞顧會審議。據了解,院舍業在極度缺人下,紛紛準備入紙申請。

安老院舍業以往申請外勞時被指亂象頻生,部分院舍對申請程序一知半解。院舍負責人鄒小姐表示,以往曾有自稱是內地官方勞務公司代表前來敲門,願代院舍在內地招聘,未料對方原來不是官方認可公司。社署日前向業界解說計劃時,重申必須透過內地獲核准的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招聘護理員,並提供相關名單。鄒小姐認為:「這是好事,其實部分院舍一直沒太留意原來有一張認可機構清單,現在只要拿出來對照一下,便不會輕易受騙。」

嚴厲打擊濫扣護理員工資

部分無牌中介混水摸魚,在內地聘請護理員時,將原本由香港院舍支付的服務費,轉嫁由內地護理員支付。對於中介良莠不齊的問題,部分香港院舍業建議政府藉今次契機規管這種行為。有業界慨嘆,這情況在行內存在多時,有必要扭轉歪風,「將收費轉嫁到外勞身上,令部分人未返工已揹上一身債,做法並不健康。」他認為由僱主一方來支付申請費,有助招聘到質素更佳的員工,對院舍老闆而言是好事。

社署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如輸入護理員為內地居民,僱主則必須透過內地獲核准的對外勞務合作企業作有關的安排。香港《僱傭條例》規定在本港經營的職業介紹所,對每名求職者收取的佣金金額不得超過其入職後所賺取的首月工資的一成。勞工處一直嚴厲打擊本港職業介紹所濫收求職者佣金的違法行為。此外,「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規定,僱主不得扣除輸入護理員的工資,以支付輸入護理員欠下原居地機構或代理人的款項或費用,或支付僱主須繳交的僱員再培訓徵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