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 資深評論員
為期三天的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5月21日閉幕。美國總統拜登在峰會結束後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因為氣球事件「一切改變了」,但「你很快就會看到中美關係開始解凍」,美方正考慮是否解除對中國防長的制裁,又表示美國防長希望與中國防長會面。表面上看,美國對華態度似乎有些轉變,如果真是這樣並出於善心,中國當然歡迎,但美國長期以來對華說一套做一套,令人對其難以相信。綜觀廣島峰會期間,美國勾結西方盟國發出惡劣聲音,人們看到了美西方的對華真面目。
相比過去的G7峰會,今年峰會針對中國的意味更濃、議題更多。僅聯合公報就20次提及中國,是近年來最多的。此外還有一些對中國含沙射影的內容。G7峰會對中國的種種不實指責和影射,純屬惡意炒作,也純屬抹黑詆毀的歪理邪說,遭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嚴厲批駁,也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
矯揉造作 針對中國
雖然如此,G7峰會公報在措辭上與往日有別。為了欺騙G7國家本國民眾和國際輿論,公報做了一些手腳,在攻擊、指責中國和繼續煽動反華遏華的同時,在表述上緩和了些許語氣,如不再明目張膽地表示要與中國「脫鈎」,而改口稱要採取「去風險」的做法。
然而,細讀公報內容,特別是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蘇納克和東道國日本官員在峰會之中和之後的涉華表態,就不難看出美國等G7國家在對華方面的根本立場和戰略企圖並無改變,所變的只是策略,這種變化更具隱秘性和欺騙性。
毫無疑問,今年的G7峰會是在美國的主導、施壓和操縱下舉行的,日本利用東道主之機充當美國的幫兇和說客,導致G7峰會烏煙瘴氣。一些動向值得嚴重關注和警惕。
一是美國利用今年的G7峰會,進一步拉攏施壓其他G7成員國。不僅在國際和地緣政治上,而且在世界經濟貿易和科技領域同時下手,企圖全面拼湊反華遏華小圈子,並企圖利用日本等國和美日印澳四方機制,將G7的小圈子擴大到更多的印太地區國家,擾亂印太地區安全秩序,企圖進一步圍堵中國。
二是美國利用今年的G7峰會,進一步拉攏日韓,暴露出明顯針對中國的軍事、經濟、科技對抗性。峰會期間,拜登與日韓兩國領導人舉行了三方會議。白宮稱,三國領導人討論了「如何將三方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包括在面對所謂的「經濟安全以及各自的印太戰略時進行新的協調」。美官員稱,「三國的一大重點是提高我們的軍事互操作性,提高我們的預備就緒狀態,並尋找更好的應對方法」。拜登稱,美國「與日本的關係在美國歷史上從未如此牢固」。
掩人耳目 鼓吹「台獨」
三是美國操縱G7峰會,不僅大肆炒作所謂的「經濟脅迫」,而且提出G7國家建立一個「經濟脅迫協調平台」。G7公報稱,這個協調框架將增加該集團的「集體評估、準備狀況、威懾和反應」。美媒評論指出,這個新框架「被理解為是在沒有具體指明的情況下針對中國」而建立的,屬於美國新的「經濟安全工具」。廣島G7峰會表面上淡化對華「脫鈎」的說法,強調對華經貿科技「去風險」,一方面是因為G7內部的對華經貿科技態度和利益不一致,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掩人耳目。美媒評論指出,提出「去風險」要比公開鼓噪「脫鈎」更圓滑,操作更靈活。
四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繼續玩弄兩面手法。拜登一方面表示美國和其他G7國家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同時又宣稱「我們將繼續讓台灣處於一個他們可以自衛的地位」,實際是在繼續鼓吹「台獨」。美國及其領導人的話是前後矛盾的。中美確有必要保持溝通和改善緊張關係,但美方說一套做一套,只會導致中美關係更加緊張複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