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和世界第三長河,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新中國成立以前,長江上沒有一座跨江大橋;七十多年過去,中國橋樑建設不斷取得創新突破,目前長江上已建及在建橋樑超過二百座,當中有不少橋樑更創下多項世界紀錄。
橋樑建造涉及測量、水文、地質、建築等多個專業,在長江天塹上修建大橋是一項具有極高技術難度的工程。
在古代中國,長江上曾出現過因軍事目的而搭建的浮橋,但從未架起過真正意義上的跨江大橋。民國時期也有過在長江上修建現代化橋樑的設想,不過因為戰爭和經費不足等原因,長江大橋始終沒能開工建設。
1957年通車的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的長江大橋,寄予了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和期望。這座大橋在前蘇聯專家指導下建成,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 ,連接了京漢鐵路和武廣鐵路。
武漢長江大橋只是「中國橋樑」世界征程的起點。1968年,第一座由中國獨立自主建造的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中國交通大動脈京滬鐵路得以貫通。
此後,中國橋樑專家和工程人員踏上自主建橋築夢之路,在不斷的創新和超越下,一座又一座長江大橋以最快的速度橫空出世。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目前長江上已建及在建橋樑超過二百座,跨長江(不含金沙江)已建成橋樑超過120座。
長江大橋不僅數量多,許多大橋更進入世界級橋樑殿堂。武漢第10座長江大橋——楊泗港長江大橋,採用1,700米懸索橋「一跨過江」方案,是世界最大跨度雙層懸索橋。
創下7項「世界第一」的五峰山長江大橋,是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在智能化時代,它同時也是中國率先設置全線智能監測系統和5G基站的千米級懸索大橋。
長江幹流流經四川、重慶、湖北、上海等11個省區市,到底哪裏的跨長江大橋最多?若以省級行政區比較,截至2022年,湖北和重慶建成通車的長江大橋均為38座,並列全國第一;若按城市劃分,重慶為全國之冠,武漢則次之。
雖然在數量上,武漢未及重慶,但也有媒體將武漢稱為「建橋之都」。這是因為武漢不僅擁有各種橋型,多種功能的長江大橋,還擁有全國最齊全最成熟的建橋產業鏈。
長江大橋建設之於中國,就是一個圓夢的過程,展示了「中國建造」的非凡實力。
作者:郭立新
簡介:以獨特視角展現當代中國的發展趨勢和人情事物,帶領讀者全新感受當代中國。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隔星期一見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