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新對香港流行文化未來發展充滿希望,也籲港創作人堅持本土特色。
◆張文新對粵語流行曲黃金時代的歷史如數家珍。
◆這些雜誌和書籍記錄了香港流行音樂的歷史。
◆展覽客席策展人之一陳淑芬(左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右二)及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林國輝(右一),歡迎第十萬名觀眾並送上紀念品。 政府新聞處
◆1978年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中部分得獎歌手及作曲填詞人合影。

流行文化一直是香港的軟實力,特別是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年代,無論是電影電視作品、流行歌曲、廣播電台都發展蓬勃,冠絕東南亞,堪稱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可惜政府沒有重視和好好利用,直到今年才意識到流行文化是個寶藏,設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帶領觀眾重溫香港流行文化黃金時代的經典作品,見證香港的發展和精神,透過文化節呈現生生不息的文化流轉、傳承、突破和發展,實在是遲做比不做好。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香港流行文化黃金時代的見證者們,他們親身經歷了當年香港歌、影、視及演唱會的全盛及低潮時期,感受到行業中的機遇和挑戰,分享香港流行文化過往的故事,展望未來的發展和希望。

20年前,張國榮和梅艷芳相繼離開,兩位傳奇人物如今成為香港流行文化再出發的序章。前助理廣播處長張文新作為「中文歌曲龍虎榜」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的創始人,曾為香港廣播史和粵語樂壇撰寫了濃墨重彩的一頁,他讚賞政府今年開始舉辦香港流行文化節。雖然有人質疑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歌影視作品作為文化節主題有「食老本」之嫌,但他認為:「今年逢張國榮和梅艷芳逝世20周年,政府以軟性的角度開啟首屆文化節無可厚非。音樂無國界,流行文化同樣不應單純以新舊區分,舊的若有可取之處,也可經二次創作後一直延續下去,並吸引新一代的追隨者。『流行文化無分新舊,最緊要受』。」◆採: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焯羚 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興偉

張文新由衷讚賞政府舉辦香港流行文化節,且希望每年將以不同主題延續下去,張文新也坦言,今年才開始舉辦第一屆文化節及思考文化館的可行性其實太遲,若政府可趁黃金年代的勢頭大力支持,如今香港流行文化可發展得更為蓬勃,「不過,遲做總比不做好,有做就有效果。正如M+文化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是近幾年才落成,若以參觀人數統計,兩間博物館的世界排名急升。希望負責流行文化節的人可以多留意下外國的文化節,以及香港金像獎、十大金曲或者金針獎等,或者漫畫、金庸小說等,可以從中獲得關於來年主題的思維,更廣闊地表現到香港的軟實力,以流行文化交朋友,通民心。」他同樣期待香港流行文化館的建立,「負責流行文化館的人員希望可以收集採納更加多不同界別人士的意見,令文化館可以做得更好、更多元化。」

資金人才充裕造就流行樂壇盛世

每一個盛世都不是一蹴而就,在張文新看來,粵語流行音樂黃金時代的出現,源於此前幾十年的積累和醞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井噴式爆發。「香港早年多小調、山歌,也因為受英國管治而受西方文化影響。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流行音樂製作簡單,多與影視相關或改編自英文歌。直到1974年,許冠傑唱了廣東歌電影主題曲《鬼馬雙星》,無線電視也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觀眾愈來愈多,電視劇主題曲開始流行,同期唱片騎師出現而掀起了DJ文化,」他續說,「1979舉辦的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將這些開花結果的成果匯聚到一起,那時也開始出現很多歌唱比賽,梅艷芳、張學友、李克勤等巨星都由比賽而被發掘,同時日本流行文化也來到香港,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彼時的香港,猶如一塊海綿,廣泛吸收中西文化,終融合形成粵語流行音樂的盛世,「那時香港吸引很多國際唱片公司設廠,愈多愈熱鬧,才能帶動行業蓬勃發展。同時,香港創作自由的環境製造出很多出色的音樂人和填詞人,由此產生了大量高質素的廣東歌。」此時誕生的「中文歌曲龍虎榜」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是不可不提的一頁,他憶述:「我1974年開始做第一個音樂節目,在老闆授意下播中文歌曲,那時很難做,因為中文歌被人看輕。我便開始思考應該如何做,那時美國已經有了奧斯卡頒獎禮、格萊美音樂獎,日本也有紅白歌唱大賽,為什麼香港沒有一個頒獎禮,而只有歌星介紹?我為什麼不參考排行榜的形式來做?夠膽說我是全港第一個做中文歌排行榜的人,中文歌曲龍虎榜因此誕生,新鮮刺激的參與感吸引歌迷紛紛投票,為使自己的偶像登頂榜首。」每周龍虎榜的成功使他繼續思考年度頒獎禮的可能性,由此引申選出全年十大金曲,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應運而生,既肯定歌手的成績,也吸引更多歌迷積極參與。

香港流行文化影響着數代人

作為「香港流行文化節2023」的前奏活動,「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已於3月29日假香港文化博物館開幕,早已親赴觀展的張文新認為此次策展頗具特色,「第10萬個入場的觀眾是來自四川的00後女子,從中可以看出,香港流行文化不止影響着一代代華人,更繼續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如張學友也曾在2006年受邀為多哈亞運會開幕式演唱主題曲,並被介紹為『世界最受歡迎的舞台表演者之一』。」他再以美國Marvel和日本鹹蛋超人舉例,兩個系列如今仍通過大銀幕和各類衍生產品活躍於大眾視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無疑是香港流行文化的盛世,也做出了很多成績,好的質素就如同一支好酒,隨着歲月沉澱而愈發香醇,經典人物和作品會永世長存,流行文化也可以。今時今日,數不清有多少代人看過金庸小說,有多少代人仍記得李小龍,當然很多人沒見過張國榮,卻成為他的新粉絲,舊文化同樣可以直擊心靈,吸引新的追隨者,關鍵在於如何活化更新及宣傳。」

張文新分析道,每個時代的觀眾各有所需,流行文化受幾個因素影響:首先是當時的人文和社會,社會的變化會影響流行文化的題材,如許冠傑的歌曲大多結合時代背景,上世紀八十年代早期《勇敢的中國人》、《我的中國心》等歌曲盛行,正與日本釣魚台和教科書事件有關。再比如2020年疫情嚴重時,莫文蔚的《呼吸有害》也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些都與時代息息相關。其次,流行也受傳媒和科技的影響,昔日觀眾多通過收音機吸取新知,歌曲相對簡潔,現在則通過手機和網絡串流平台聽歌,年輕人也更注重MV影像和歌手的舞台表演,聽覺之餘更追求視覺享受,使得如今歌曲MV都如同故事般演繹。

支持高雅藝術 勿忽略流行文化

香港流行文化黃金年代的盛世是否再無法重現?

他認為,若要探討黃金年代是否會重現的問題,首先要釐清香港仍有的優勢,以及流行文化發展和傳播所要面對的挑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有百花齊放的創作的氛圍,以及吸引外商投資的環境,如今的優勢是我們有14億人的內地市場和國家的支持,新加坡、馬來新亞等華人市場也沒有改變。當然,我們在內地市場面對的競爭也更大,上世紀八十年代至千禧年代,正是內地經濟開始騰飛的時候,經濟富庶使國人開始注重精神娛樂,也開始追星消費,那時內地的歌星並不算多,所以香港如今很多歌星影星仍影響內地那個年代的人。自從2005年前後,內地的娛樂和媒體生態都發生巨變,從首屆《超級女聲》開始,無數大眾歌手選秀比賽和娛樂節目紛紛湧現,傳媒也開始積極宣傳,共同參與這個造星過程。」

他續說:「政府過往多支持九大藝團及高雅古典藝術的發展,現在也開始注重民間流行文化的發展,這絕對是一件好事,高雅和流行完全可以雙軌並行,芭蕾舞的觀眾同樣可以聽Mirror的歌,香港中樂團也已多次和流行歌手合作演出。以往資金和人才都充裕搞流行文化的人都靠自己,如今環境差了就需要政府扶助一下,例如新星租場地開騷畀多些優惠,多支持業界搞文化活動。我們既要講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也不能忽視中外優勢互補及資源共享,香港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橋樑的作用,以及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大都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