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建築遺產導讀》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馬曉芳 北京報道)《20世紀建築遺產導讀》新書分享會5月4日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築遺產委員會攜手五洲傳播出版傳媒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在分享會現場表示,文物保護不應該設限,既要保護靜態遺產也要保護活化動態的遺產,香港近現代建築「活化利用」的理念與案例在很多方面也適用於中國內地20世紀建築遺產的活化保護。

與會專家表示,20世紀在中國崛起的幾代建築師的作品與思想值得展示,他們對城市、建築、園林、藝術的集成般貢獻,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發展高度的結晶,更在於它已經越來越讓人們從中感知到其蘊含的精神世界與獨特魅力。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築遺產委員會歷時三年,組織22位建築文博界設計大師及總師級人物、高校教師,編撰的《20世紀建築遺產導讀》一書,在展示與世界同框的中國20世紀經典建築項目設計特色、歷史文化背景時,也介紹中國20世紀建築師的創作人生;更為中國從世界遺產數量大國步入世界遺產「文化強國」補全遺產類型、贏得建築遺產話語權等方面探尋路徑。

單霽翔說,2016年至今,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已經推薦公布了6批,共計597項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它們不僅豐富了中國遺產的家園,還用現當代文化及國際視野審視20世紀建築遺產對當代城市更新行動,並彰顯了示範作用與導引的價值。」2022年單霽翔出版了針對香港近現代建築「活化利用」的《人居香港——活化歷史建築》一書,其理念與案例在很多方面也適用於中國內地20世紀建築遺產的活化保護。他希望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築遺產委員會秘書處用它賦能「文化城市」建設,通過研討、展示、講授等多種方式搭建起向行業與公眾普惠認知的橋樑,「文化遺產保護不是政府專利,是億萬民眾都能參加的事業,要用20世紀活着的現當代遺產不斷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