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消委會的研究顯示,香港的業主無論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及居住年期,對物業管理的參與度頗低,63%受訪者甚少或從不出席業主大會,主要原因是對物業管理「沒意見」及「沒時間」,超過97%受訪業主不願加入業主組織。但消委會指出,業主愈積極參與物管事務,管理費的增幅愈低,平均少交16%管理費,建議政府定期舉辦有關物管和監管的工作坊,提升業主的參與度。

逾97%業主不願加入業主組織

消委會研究指出,除63%受訪業主很少出席業主大會外,分別有62.7%及58%受訪業主不會就樓宇管理事宜發表意見及參與投票。同時,超過78%業主對樓宇管理及相關法規欠缺認識,或因而導致他們對樓宇管理參與度低。

調查並發現,逾97%的業主不願加入業主組織擔任主席或委員,58.9%表示「沒時間」、12.2%則「沒興趣」,而12.2%「沒意見」,9.7%則自言「年齡太大,無法參與」。

立法會資料研究組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港僅有47%私人大廈有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消委會訪問的有持份者直言參與意慾低,是成立法團的主要障礙,亦增加大廈管理不善或屋苑被操縱的風險,最終損害小業主權益。

研究訪問的1,103名業主,發現不積極參與法團活動的受訪業主,有關大廈管理費平均增幅為11.3%;相反積極參與法團活動的業主,管理費增幅僅9.5%,兩者相差16%。

此外,若業主對物管公司影響程度低,有關大廈管理費平均加幅為11.1%,業主影響度高的大廈,管理費平均加幅為9.1%。

消委會建議加強業主對物管事務的參與,包括完成物業交易後可透過不同渠道,派發「業主資料包」給每位業主,介紹其權利和義務;而業主入伙時,可通過物管公司舉辦歡迎會或定期工作坊等,盡快讓他們認識物管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