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蕙軒希望幫助患病祖母和外婆,從零開始學習編程而製的家用復健程序。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金獎Plus」得獎項目樂活『腦』友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黃啟翀及其得獎項目「GOLDIN」。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漢鼎書院學生雷致遠和漢基國際學校學生盧瀅檀合作研究「猴臉識別」獲獎。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港生創VR程序冀改善認知障礙長者病情 國際發明展奪金

剛於上月底在瑞士舉辦的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有3組香港中學生帶同發明品參展,與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及科技公司同台比拚,最終榮獲1項評審團嘉許金獎(金獎Plus)及兩項銅獎佳績,創歷史最佳。其中「金獎Plus」的得獎項目「樂活『腦』友:認知障礙長者混合實景復康活動應用程序」,是一位中五女生希望幫助患病祖母和外婆,從零開始學習編程而製的家用復健程序,透過捉蝴蝶、打網球、洗衣服等不同虛擬遊戲,結合嗅覺、聽覺、視覺的感觀刺激,幫助用家改善病情。女生分享未來有意朝生物科技方向進修,並會繼續改良這套應用程序,包括加入更多客製化選項,以便貼合不同長者的興趣和需要。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今年香港代表團在日內瓦發明展勇奪歷屆最多的298個獎項,除了大學、科研機構及企業繼續表現出色外,年紀輕輕的中學生同樣取得歷史佳績。香港中學隊伍由4所中學4名學生組成,擔任領隊的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總幹事蘇祉祺介紹指,今次到瑞士參賽的3個項目,是從25個學生項目甄選出來,最終全數獲獎,「其中『金獎Plus』亦即是評審團嘉許金獎,可說是最高級別的獎項。今次的中學生項目是100%獲獎,正是香港中學生科研水平的重要體現。」

仿維園做運動 虛擬洗衫「驗腦」

「金獎Plus」得獎者是來自德瑞國際學校的女生陳蕙軒,「這個應用程序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虛擬)場景設於維園做運動,例如有捉蝴蝶、摘花、打網球等小遊戲,希望改善用家的身體機能。」透過佩戴VR眼鏡等裝置,用家就可置身相關場景做運動,「好多認知障礙長者其實很少出門,怕有危險,也怕他們忘了回家,因此我希望可以設計到在家做運動的項目,改善有關情況。」第二部分則是虛擬洗衫,憑用家能否完成各項洗衫步驟。判斷用家的認知功能情況。

蕙軒介紹,應用程序除了利用VR提供視覺刺激外,亦會透過播放用家熟悉的背景音樂、歌曲,吸引用家使用,而到遊戲的某個部分,還會噴出氣味,「有時候我們聞到一些氣味,就會連結到一些地方,一些回憶,所以氣味也是有助刺激用家腦部。」

多感觀刺激 「金曲」添趣味

被問及設計初衷,身邊的蕙軒媽媽表示,蕙軒祖母和外婆均患有認知障礙症,「之前疫情大家都不能見到親人,只能用視像(探親),蕙軒看到她們因疫情喪失復健機會,退化得很快,覺得很難過……」自此蕙軒決心自學編程,設計一套家用復健程序。

蕙軒分享祖母的試用經過,「一開始要讓她嘗試新科技、戴上VR眼鏡確實不容易,但試過一兩次後,她都願意繼續玩下去,還特別提到相當享受裏面的音樂。」原來,蕙軒特意為祖母選了包括鄧麗君的一些經典老歌,就是希望提升趣味,鼓勵祖母持之以恒在家運動。

不過,蕙軒坦言這套應用程序離真正專業診斷、治療仍有大段距離。為此,她已計劃朝生物科技方向進修,豐富更多認知障礙症的專業知識,「未來亦計劃為應用程序加入更多客製化選項,讓裏面的遊戲、音樂等都可以按照每位用家需要去改。將來也許可以先讓用家填一下問卷,從而了解他們的背景,喜歡聽什麼,平常又習慣做什麼事,再度身訂造,效果相信會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