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各司局長均表示,重塑區議會能令區議會重回基本法下非政權性諮詢、服務組織的定位,集中精力改善民生和建設社區。圖為政府官員與議員一起落區探訪基層。 資料圖片

對於剛公布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香港特區政府各司局長均表示,重塑區議會都是為了貫徹一個宗旨——讓所有市民都有得益。方案加強地區統籌力度、提升地區治理能力及治理效能,創建更寬廣的共議平台,同時令區議會重回基本法下非政權性諮詢、服務組織的定位,集中精力改善民生和建設社區,協助政府制定更有利地區民生的政策,令政府更有效地策劃和推展地區服務,攜手同心為市民謀福祉,凝聚民心,為香港帶來新氣象,讓市民大眾受惠。他們期待在完善地區治理後,大家同心推動政府有利民生的各項政策,攜手建立更美好的香港。

◆香港文匯報記者 藍松山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

今次重塑區議會,由議員產生方法、組成以至履職監管等等,都是為了貫徹一個宗旨——讓所有市民都有得益,切實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我期待日後聯同來自不同背景、愛國愛港、有志服務地區的區議員合作,不論他們是委任、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地方選區選舉抑或當然議員。我相信他們皆能夠掌握地區脈搏、凝聚民心,協助政府制定更有利地區民生的政策,做好「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方案有助地區管理朝更聚焦、更具建設性、更為良性互動的方向發展。香港在新時代、新階段下正全力拚經濟,聚焦高質量發展,提升市民生活質素,香港正在由治及興的路上穩步前行。新的地區治理體制,為有志服務市民、改善地區管理和服務的人士,創造一個更寬廣、更包容、更理性、更具建設性的共議平台。讓我們一起攜手同心,為市民謀福祉,為更好的地區服務貢獻力量。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

地區工作是政府服務市民的最前線、是政府績效的寒暑表,我必定竭力盡心做好「地區治理專組」的工作,以「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的擔當,從改善民生日常開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

改革後的區議會擔當配合政府的角色,令政府能更有效地策劃和推展地區服務。期待重塑區議會及完善地區治理後,社會能夠撥亂反正,各界能夠同心合力,積極推動各項有利民生的政策,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

近年區議會在反中亂港和黑暴勢力影響下亂象橫生,政治凌駕一切,窒礙區議會發揮應有的功能,情況令人痛心。行政長官剛剛宣布最新的區議會組成方案,可撥亂反正,讓區議會走出以往的困局,確保符合基本法的規定。期待新一屆區議會風清氣正!為香港帶來新氣象!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

新的方案能夠確保國家安全、貫徹「愛國者治港」的方針;方案亦能去政治化,令區議會重回初心,根據基本法回復其諮詢功能,在地區層面方面輔助政府施政,改善民生,為街坊謀福祉、為社會貢獻、為國家出力。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方案從根本上完善了地區治理架構,體現維護國家安全、落實「愛國者治港」及充分體現行政主導這三大原則。方案將加強統籌力度、提升地區治理能力及治理效能,亦將令區議會重回基本法下非政權性諮詢、服務組織的定位,讓市民大眾受惠。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

區議會是特區政府地區治理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掌握地區脈搏和凝聚民心的平台,對香港發展十分重要。重塑後的區議會將可撥亂反正,以「國家安全放在首位」、「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和「充分體現行政主導」三個原則的區議會將能令政府更有效地策劃和推展地區服務,凝聚民心。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

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是針對香港實際情況而制定,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以市民可受惠政府施政結果為目的的有效措施,亦可確保「愛國者治港」,區議會回復以民生為重。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

重塑後的區議會將會以「4:4:2」的比例,由委任、地區委員會界別、區議會地方選區議員,以及27位當然議員組成,讓有不同專業界別而有志服務社區的人士可循不同途徑加入,更能反映社區不同聲音及優化社區的意見;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與議員彼此互相配合,產生協同效應,更能夠有效地服務市民,同心協力建設社區。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

我們在地區推行措施時,例如「人人暢道通行」計劃、道路和交通改善措施等,都有賴區議會為特區政府反映地區的聲音和意見,令項目和工程更切合當區的真正需要,達至良政善治。重塑後的區議會日後定能協助政府掌握地區脈搏,令政府能更有效地策劃地區服務,同心同德為市民辦實事、謀幸福。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

特區政府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內容涵蓋重塑區議會,以及強化地區治理架構,加強中央層面統籌力度,令政府提供的地區服務更有效、更到位;亦可確保「愛國者治港」,區議會回復以民生為重。發展局的工作與民生息息相關,不時就相關發展項目徵詢區議會的意見,完善地區治理架構有助特區政府更好地掌握社區脈搏,做好工作。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

房屋局多個環節的工作都與地區緊密相連,不論是前期的推展工程,至後期屋苑落實後的大小事項,區議會的支持和建議,都有助政府的工作更有效率、更聚焦。房屋局期待見到在完善地區治理後,區議會與房屋局一起抱持改善民生的共同目標去進行討論,讓房屋政策和工程能更快亦更準確地推展,惠及市民。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

今次重塑區議會,有助政府更好掌握地區脈搏,同時強化地區治理架構,加強領導及統籌力度,這需要政府、各區民政事務專員,以及日後以多種方式產生的區議員,共同參與、共同探索、共同推進地區工作。公務員隊伍定必竭盡所能,與新一屆的地區治理力量攜手合作,並發揮積極作用,共同做好地區工作。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今次區議會改革撥亂反正,回歸基本法列明的定位和職能,全面去除政治化,同時引入提名和資格審查制度,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維護國家安全。通過優化區議會諮詢和服務職能,協助政府掌握地區脈搏,凝聚民心,亦充分體現行政主導。今後,區議會集中精力改善民生和建設社區,惠及普羅大眾,推動良政善治,為香港開啟新篇章。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

支持方案完善特區政府地區治理架構,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準確堅定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將國家安全放在首位,並充分體現行政主導,令區議會重回服務市民、為市民謀福祉的正軌和初心。期待重塑區議會及完善地區治理後,大家同心推動政府有利民生的各項政策,攜手建立美好香港。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

將來區議員將突破選區利益局限性,加上不同背景有志服務地區的愛國愛港人士進入區議會,定能使區議會更專業、更理性地向特區政府提供諮詢意見;從不同渠道收集意見,更可使政府更立體考慮問題,制定更合適的政策;在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及時回應市民訴求,令市民生活在自己的社區更開心、更有幸福感及獲得感。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社會福利署轄下地區福利辦事處一直重視區議會對地區福利服務提出的意見,並會與區議會緊密合作,同心協力在區內推行社會福利政策,做好地區層面安老、家庭、兒童、康復等福利服務規劃,切合社區和市民的需要,做到以人為本,幫助有需要人士和弱勢社群。我相信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體現了行政主導,政府與地區有更好的合作,為市民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