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通社報道,「飛越一灣淺淺海峽,俯瞰中國寶島台灣。」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製作的紀錄片《航拍中國》第四季台灣篇日前播出,在台灣引起強烈反響。
台灣篇是《航拍中國》第四季的第11集,也是最後一集。這趟約50分鐘的「空中之旅」從澎湖列島開始,飛越至360餘年前鄭成功登陸台灣之處台南鹿耳門溪,來到位於花蓮的清水斷崖,在台灣公認的最美沿海公路間穿梭,於人口稠密的台北街巷中品味綿長多雨氣候帶來的獨特生活節奏。畫面最後停留在金門島上,解說詞提道,大陸和台灣的距離從來就是這麼近——一樣的紅磚古厝,一樣的閩南語,一樣的文字,一樣的祖先。
台灣「中時新聞網」稱,《航拍中國》首次飛越台灣海峽拍攝的台灣篇引發了觀眾的無數想像與期待。紀錄片不僅通過宏觀的空中俯瞰視角,以震撼的影像之美勾勒出台灣的山河壯麗,也用細膩的鏡頭語言,以微觀的人文故事呈現了兩岸同根的文化傳統與情感連結,見證了海峽之間的血脈親情。
「同根共祖」是台媒報道中另一個關鍵詞。台灣中央社表示,紀錄片空拍台灣多處景點以及文化活動,表示大地不斷變化,但從未改變的,是家鄉熟悉的味道,以及同根共祖的文化傳統。
台灣「聯合新聞網」注意到,作為《航拍中國》第四季的收官之作,台灣篇中出現了鵝鑾鼻海岸、中央山脈、台北101大樓、宜蘭龜山島、台東縣樟原海岸、日月潭等多處台灣知名景觀畫面。此外還有媽祖環島巡遊、屏東王船祭等文化活動。紀錄片在大陸社交平台引起了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稱讚台灣寶島風景秀麗,也有許多人表達了兩岸早日統一的盼望。
台灣「TVBS新聞網」稱,總長約50多分鐘的紀錄片內容,不只有台灣各個知名景點、廟會民俗慶典,也包括澎湖的風景,幾乎讓台灣從南到北一覽無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