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一旦邪熱外襲,即容易誘發帶狀皰疹。
◆唐麗雯註冊中醫
◆火針
◆帶狀皰疹好發部位主要為三叉、頸、肋間、腰骶部神經分布區。

春季是帶狀皰疹的高發期,因此時天氣忽寒忽熱,人們容易營衞失調,一旦邪熱外襲,鬱於少陽經即容易發此病,中醫早前就曾接觸一宗相關個案。其實,帶狀皰疹屬於中醫「蛇串瘡」、「火丹」、「火帶瘡」、「纏腰火丹」等範疇,因此此病屬少陽火毒鬱滯於皮下,祛邪是治療的根本。邪氣一祛,正氣自能來複。祛邪的關鍵是給邪氣以出路,邪在皮膚,當解表。寒涼固然能清解熱毒,疏風則可開邪熱外透的出路,二者需結合應用。◆文︰註冊中醫 唐麗雯 圖︰唐麗雯、資料圖片

個案中的劉小姐今年剛剛滿60歲,早前,忽然覺得左前胸疼痛伴有明顯疲倦,以為自己患有心臟病,即刻預約心臟科醫生檢查,做了全面的心血管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但疼痛依然存在,並且逐漸加重,同時局部皮膚浮出幾點水泡樣皰疹,才知道自己患了帶狀皰疹,就診後服用中藥配合針灸一周後明顯改善,皰疹消退,疼痛消失。

據統計,每三個人就有一人在一生中會患上帶狀皰疹(俗稱「生蛇」),而發病率會在50歲後遞增,通常是過度勞累、緊張、精神壓力過大,季節變換之際發生。帶狀皰疹好發部位主要為:三叉、頸、肋間、腰骶部神經分布區,會令患者身上出現帶狀紅疹和感到患處刺痛,更有機會引發持續神經痛、腦炎、失明及失聰等嚴重後遺症,不容忽視。當中,急性帶狀皰疹的病因是外感毒邪,邪氣稽留體內,與氣血搏結,阻於經絡,滯於臟腑,使氣機運行受阻,經絡阻塞不通,發生疼痛。內因是情志內傷、肝鬱化火或脾濕蘊結,致使毒邪化火與肝火、濕熱、相互搏結,阻於經絡,以致血瘀氣滯,不通則痛。

中醫內治法

從中醫的症狀表現來說,帶狀皰疹肝經濕熱和脾虛濕熱的不同類型。前者顏色較為鮮紅,像火燒雲一樣,上面起小水皰,局部覺得發熱、瘙癢、疼痛。多伴口苦咽乾,屬於肝經濕熱較重,一般治療以瀉肝解毒、利濕止痛為主,常用龍膽瀉肝湯治療;後者一般病變局部皮膚色黃白,水皰較多大小不等,皰壁較鬆弛,易破,糜爛滲液,疼痛較肝經濕熱輕,治療常常以健脾祛濕,行氣止痛為主,常用除濕胃苓湯治療。

中醫外治法

適合用於帶狀皰疹的中醫傳統治療主要有火針療法、放血療法、梅花針、中藥外敷,針灸等,能起到消炎、祛邪、活血、止痛的功效。

火針療法︰

方法:針刺時,用燒紅的針具,迅速刺入選定的穴位內,即迅速出針。

部位:皮損周圍皮膚或阿是穴。

功效:激發經氣,鼓舞正氣,調節臟腑,疏通經絡,活血止痛。

放血療法︰

方法:可用皮膚針扣刺,或三棱針點刺,或刺後拔罐,可助速癒。

常用部位:曲澤、尺澤、大椎、委中、膈俞、耳尖等。

功效:疏通經脈,促進氣血暢通,排除毒邪。

梅花針︰

方法:常規皮膚消毒後用一次性梅花針在疼痛處叩刺,以皮膚微滲血為度;

部位:皮損周圍皮膚或阿是穴。

功效:激發經氣,活血止痛,疏通經脈。

中藥外敷︰

急性期可外用白礬、雄黃、青黛、黃連等清熱解毒中藥研成細末,涼開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日三次,本方對治療帶狀皰疹並緩解疼痛和縮短疼痛周期十分有利。

針灸治療︰

另外,此病針灸治療效果極好,其病多在少陽經,取穴以循經遠取為主,針用瀉法,一般針瀉曲池、外關、液門、陰陵泉、陽陵泉、俠溪、丘墟諸穴。

後遺症: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是帶狀皰疹常見的後遺症,一般是指帶狀皰疹患者皰疹臨床治癒後,患處仍出現持續疼痛超過一個月,疼痛可呈鈍痛、抽搐痛、跳痛和刀割樣疼痛等,疼痛消失時間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嚴重影響睡眠和精神狀態。

此類患者可以自己每日按摩尺澤穴、外關穴、陽陵泉穴、丘墟穴;按揉時以穴位有酸脹感為佳。

1、尺澤穴:

【位置】找穴時請微屈肘,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做法】用拇指指腹先後按揉兩側尺澤穴各2至3分鐘。

【療效】肅降肺氣、清泄肺熱。肺經合穴,肺主皮毛,清瀉肺熱有助於皰疹消退。

2、外關穴:

【位置】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的中點。簡易取穴法:腕背橫紋中點直上3橫指,在前臂兩骨頭之間的凹陷處。

【做法】用拇指指腹先後按揉兩側外關穴各2至3分鐘。

【療效】清熱解表、通絡止痛。

3、陽陵泉穴:

【位置】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做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先後按揉兩側陽陵泉穴各3-5分鐘。

【療效】疏肝利膽、通絡止痛。《黃帝內經》講:「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帶狀皰疹的病位主要責之於肝膽系統,故陽陵泉可治帶狀皰疹。

4、丘墟穴:

【位置】此穴位於外踝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處。

【做法】用拇指指腹先後按揉兩側丘墟穴各3-5分鐘。

【療效】疏肝利膽、活血止痛。

食療湯水建議

1、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30-60g,大米適量。

【做法】以上材料煮成粥,調鹹、甜味均可。

【功效】用於帶狀皰疹各型,更適用於脾胃濕熱型。

2、馬齒莧粥:

【材料】馬齒莧100-120g,大米適量

【做法】馬齒莧洗淨,切成小段,加大米適量,煮成稀粥服食,服食可略加食鹽調味。

【功效】用於帶狀皰疹肝經濕熱,或脾胃濕熱。

3、薟根燉豬蹄:

【材料】薟根草60g,豬蹄1隻,黃酒100ml。

【做法】以上用料同入瓦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燉至豬蹄熟爛。1日內分2次食用。

【功效】用於帶狀皰疹各型,更適用於疼痛明顯者。

4、三七木瓜酒:

【材料】三七15g,木瓜30g,威靈仙15g,白酒500ml。

【做法】把三七、木瓜、威靈仙同時放入白酒中,加蓋密封,浸泡15天後,每天少量飲用。

【功效】用於帶狀皰疹後遺症,疼痛明顯者。

飲食禁忌

急性帶狀皰疹的患者要禁止食用羊肉、辣椒、牛肉,以及煎炸的食物,這很容易會造成體內助火生熱,引起皰疹症狀的加劇,甚至會有更大的疼痛感出現;慎重使用肥甘油膩食物:如肥牛,糖果等食物,這類食物很容易會造成帶狀皰疹的濕熱毒邪內蘊不達,病情纏綿不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