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協助開辦多間護士學校的香港護士管理局前主席、能仁專上學院署理校長汪國成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護士培訓制度沿用數十年,與目前複雜多變的病房環境、推陳出新的醫療技術,以及醫患關係脫節,教學亦缺乏實戰培訓,「畢業生怎不嚇到雞手鴨腳?」有35年護士資歷的香港理工大學護師李麗萍亦表示,招生反應踴躍,反映護士行業仍十分吸引,惟不少畢業生無法適應公院高壓的工作環境,建議檢視培訓課程,加強理論與實戰的銜接性。

導師久未「落場」 教學模式過時

目前全港多間大學、醫院、護士學校每年培訓逾三千名護理系畢業生,汪國成認為香港護士學額充足,但本地培訓人數卻無法修補護士缺口,原因並非護士學校或報讀人數不足,而是培訓制度的問題,包括欠缺具實戰臨床經驗的導師,「部分導師可能曾經掌握豐富知識,但醫學推陳出新,教科書上的知識已是5年前,如果導師一直做教學,無最新實戰技術傳授,試問畢業生去到病房時,怎不嚇到雞手鴨腳呢?」

倡採「問題為本」訓練方式

為增進護士經驗,過往護士畢業生會在醫院邊學邊做,惟汪國成批評現今公立醫院的護士分工時常出現錯配,「擁有資深經驗的護士大多主力做行政工作,遇上病情嚴重的病人,就交由只有中等資歷的護士來面對,令前線壓力更大,新護士也難偷師。」

針對有關問題,他認為有必要檢討訓練護士的模式, 「現在的教學模式沿用幾十年,部分教學法已過時,例如聚焦教學生標準病人的護理及相關技術如打針、插尿喉、抽血、吊鹽水等,令護士變成一名靠勞動工作者,而不是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專業護士。」他續指,近年內地、外院校正積極推動以「挑戰為本」學習方法,優化以「問題為本」的訓練方式,簡單而言是導師不會直接給予學生『問題』相關的資料,而是鼓勵學護自行發掘、去思考,從而提升面對困難、應付突發事故的能力。

他指出,病房裏的護士也不會有人告知病人病因,而是要護士靠觀察和分析,發現問題根結,從而找出合適的護理方案,這才是護士專業所在,學護求學時要訓練獨立思考能力,才能應付病房情況,減低畢業生正式投入工作時的挫敗感。他建議,特區政府從治本着手,成立專責小組,全面檢視香港培訓護士的制度、課程、學習方法和評核準則,以更貼地方式回應時代需要。

銜接不協調 畢業仍怕「未滿師」

香港理工大學護師李麗萍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也直言現時護士訓練方式與實際病房運作,在銜接上出現不協調情況,導致護士畢業生走進公院工作時如臨大敵,繼而萌生去意。她指出,香港護士訓練課程規定學護必須具備1,400小時臨床實習,實習時數冠絕全球,惟重量之餘,更應重質,她指出不少學護實習時,資深醫護也沒時間逐一教導,令部分學護即使順利畢業,也自覺「未滿師」、力不從心,求助無門,「曾試過有學生一畢業進入病房,卻沒太多前輩帶領,無助之下致電我求助。」

同時,護理系導師與學護比例相當高,教學上難以完全兼顧,以致部分畢業生吸收的專業知識不足,心灰意冷下轉投其他專業。要解決問題,她認為應檢視培訓課程,加強理論與實戰的銜接性。此外,政府應為資深護士提供更多管理培訓,讓她們具備醫護知識之餘,更掌握技巧管理病房及善用人手,提升病房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