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萄較往年高20度 用電激增學校改網課
香港文匯報訊 歐亞多地近期較往年提前出現大規模熱浪,包括南歐及東南亞多國都經歷有史以來最炎熱的4月,最高氣溫逼近甚至超過攝氏40度。酷暑讓多地能源使用量激增,許多學校被迫轉為網課。氣象專家指出,今次熱浪與部分地區異常低氣壓導致熱空氣長期滯留有關,但人為活動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預計今年全球氣溫還會進一步上升。
西班牙是歐洲受熱浪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往年4月的氣溫只有約20多度,但南部城市科爾多瓦前日已錄得38.8度高溫,是該國乃至整個歐洲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4月。鄰國葡萄牙南部地區莫拉前日最高氣溫也達36.9度。北非國家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和本杰里爾更錄得41.3度高溫。
西班牙27%地區處乾旱緊急狀態
伊比利亞半島的高溫也讓當地持續5年的乾旱愈趨嚴重,西班牙全境27%地區處於乾旱緊急狀態,水庫平均儲水量只有一半甚至更少,預計夏季農作物收成將大減。當地大部分地區本周末都處於極端山火警報覆蓋範圍,當局已頒令禁止民眾在戶外使用明火或燃燒任何物品。
專家指出,歐洲以至北非部分地區異常高溫,是受到一股來自撒哈拉沙漠的炎熱氣流影響。這股氣流被北大西洋一個強大的低氣壓區緩慢推行,將炎熱空氣推向北方,主要影響伊比利亞半島。預計西班牙南部和葡萄牙部分地區本周末錄得的氣溫,會較往年同期高出20度。
在東南亞國家,泰國首都曼谷上周六氣溫達到42度,體感溫度高達54度,許多外出民眾在太陽傘下避暑,還有部分住宅大廈和大學建築用外牆灑水方法降溫,當局呼籲民眾留在室內避免中暑。當地用電需求在炎熱天氣下節節攀升,單日用電量最高達3.9萬兆瓦,遠超去年同期創下的3.2萬兆瓦紀錄。
菲逾百學生戶外活動脫水送院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也錄得高溫,上周四氣溫達36.2度。教育部因應炎熱天氣宣布學校可以自行決定取消面授課,還有逾100名學生在39度高溫下參加戶外消防演習,結果因脫水送院。緬甸周二也有4個氣象站錄得單月新高氣溫,孟加拉首都達卡的最高溫度也超過40度,成為當地58年來最炎熱一天,部分地區路面更因高溫融化。
氣象專家解釋,伴隨北半球多地入夏,本就乾旱的土壤會因氣溫升高更趨乾燥,水源更難滲透土壤以緩解氣溫上升,形成循環反應。不論在歐洲還是亞洲地區,人為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也讓熱浪的規模和強度不斷上升,今次警告就意味多地已出現氣候緊急狀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