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包乾制及負面清單管理 業界:相關改革更尊重科學規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27日在深圳召開,香港文匯報記者獲悉,《深圳經濟特區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下簡稱《條例》)近日已獲審議通過,並擬於6月1日起實施。這是內地首部針對科學城的專項法規,明確支持在光明科學城探索開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擴大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自主權,完善科研項目資金激勵引導機制。對此,科研人員認為有關探索能夠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更加尊重科學規律。
《條例》立足光明科學城建設發展實際需要,在治理結構和運營機制、國土規劃和用地管理、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人才環境和金融支撐等重要領域,提出一系列創新制度安排。其中,提出支持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光明科學城開發運營企業通過市場化運營,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面向國內外各類創新主體開放共享。
將賦予業界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
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對科研人員非常重要,《條例》明確支持在光明科學城探索開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擴大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自主權,完善科研項目資金激勵引導機制。支持光明科學城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獨立法人科研機構探索實行財政科研經費包乾制,財政科研經費包乾制實行負面清單管理。這意味着,在「負面清單」之外,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
此外,為加快科技成果向現代生產力轉化,《條例》支持設立在光明科學城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成為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試點,探索建立職務科技成果專門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支持光明科學城高校、科研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可按規定利用與本人相關的科技創新成果在職創辦企業。
作為光明科學城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的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其超算二期將建成新一代E級超級計算機。國家超算深圳中心主任馮聖中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表示,《條例》在科技創新方面,提出探索財政科研經費包乾制,能極大地提高資金使用的靈活性,更加尊重科學規律。他表示,科研人員按計劃申請科研經費獲批後,就要嚴格按照計劃執行,譬如100萬元人民幣的科研經費,通常會劃分成材料費、差旅費、文獻費等嚴格的細項,每一項的費用都是專款專用。但在實際情況中,某個細項並不一定需要使用,卻還得想辦法花掉。如今推行了財政科研經費包乾制,意味着這100萬元的費用可以提高使用率。
馮聖中認為,科研經費的使用要注意寬嚴相濟,一方面給科研人員一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執法也要更加嚴格,從而使得科研人員能更加聚焦在科研活動上。而一些不允許去做的,就通過列「負面清單」去約束。「條例的制定是非常好的,還需要系統性的全面運作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經認定科研物資可實行便利通關
此外,《條例》要求推動開展自用科研物資、實驗試劑和儀器設備進出境分類分級監管,對經認定的用於科研教學、校準檢測、比對實驗的儀器、設備、低風險用品等按照有關規定實行進出境通關便利政策,提高通關效率。
深圳灣實驗室副主任、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副院長涂歡表示,深圳灣實驗室和深圳醫科院的主體都落在光明科學城。《條例》的出台,給光明科學城發展提供了穩定可預期的環境,大大增強了發展的信心。《條例》亮點紛呈,還在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探索,突出人才、科技和教育方面的三位一體,這對科研機構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