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拜登與尹錫悅在白宮出席記者會時,為《芯片和科學法》辯護。他兩次聲稱,該文件「不是為傷害中國而設計」。去年8月,拜登將《芯片和科學法案》簽署成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此表示,該法所謂「保護措施」,呈現出濃厚的地緣政治色彩,是美國大搞經濟脅迫的又一例證。
有記者當天向拜登提問稱,「你的首要經濟任務是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加強美國國內製造業,但你反對在中國擴大芯片製造的規定正在傷害嚴重依賴北京的韓國公司。你是在與中國競爭期間損害一個關鍵盟友,以在大選前幫助你在國內政治上的表現嗎?」
安撫尹錫悅「這是雙贏」
對此,拜登回答時先是聲稱,「我希望加強美國製造業和增加美國的就業崗位,這與中國無關。我不關心中國」。他接着列出了一些數據,表示美國在全球的半導體市場份額曾達到40%,如今卻下降至10%。
對於《芯片和科學法》,拜登聲稱,「它不是為傷害中國而設計的,其目的是讓我們在自己是否能使用半導體產品的問題上不用擔心……我們通過《芯片和科學法》鼓勵投資,現在我們在美國有大量投資,遠超過2,000億美元,用於對半導體領域進行長期投資。我們正在用這些半導體重建美國的經濟,它不是為傷害中國而設計的」。
拜登還安撫尹錫悅稱,他出台的一些措施正在美國創造就業崗位,《芯片和科學法》也在韓國創造就業崗位,「我認為,這是雙贏」。不過,韓官員此前的表態令人質疑拜登的「雙贏」說法。有韓國貿易官員上月曾表示,美國的芯片補貼計劃「要求龐雜且不太尋常,超出了必要的範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