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又到南沙。雖然近夜晚,依然感覺得到一片葱綠,山是青的,海是藍的,隨之入住石奧客棧。住過的酒店有叫客棧的,但不多,多數未如其名,而這裏一進門就讓我認可了。光線略顯昏暗,深木色的南洋傢具,色彩斑斕的玻璃,有禮的侍者,好像一家嶺南的大戶人家,打開了門楣。

房間裏,青牆花磚,木雕花轅,地下是復古磁磚,每一件擺設每一個花樽,都像是客棧主人拿出來的多年珍藏。有趣的是,地下還有一間海盜探險城堡「張保仔酒廊」,濃郁的南洋氣息撲面而來。「下南洋」不再是古老的過往,有如現在的「一帶一路」,中國與各國的交往有了超越時空、歷久彌新的不同價值。可惜在客棧只住兩晚,但這裏的一物一畫一品,已把我從文字上讀到的南洋,變為真實接觸。

上一次到南沙是4年前,4年沒見,今日的南沙成了一個美得讓人陶醉的富美之鄉。現代化會展中心、規劃展館、科學館、博物館,最愛南沙圖書館。南沙圖書館以「南沙墨硯,名硯清水」為設計理念,形狀是一方端正的硯台。從進門開始,設備全部自動化,只要有身份證,馬上可以辦圖書證,這點和香港類似,但先進了許多。人臉資料刷臉辦證,刷臉就可以享受各種服務;導航程式可以查找館內圖書、各功能區域以至地下停車場找車;資源導航可帶領你到要查詢的圖書所在架位;機器人自助分揀系統,幫讀者自助還書、圖書分類投遞,每小時還書量可達1,200冊,是內地同級圖書館中分揀口最多,分揀效率最快的系統。

圖書館非常大,有閱讀座位1,500個,設計藏書量90萬冊,服務人口預計為100萬人,截至2022年底,圖書館文獻資源館藏總量已經是98.5萬冊。尤其喜歡報告廳,簡直就是一個中型劇場,比香港的小型劇場還正規。參觀這天是休息日,館中無人,但附設的購書中心開着,我馬上想到要買的一本書,香港遍找不到。服務生小姑娘幫我上電腦查,書店沒有,但圖書館有,可以馬上借閱,我第二天就走,借了怎麼還?她說,一本書可以借一個月,到期可以轉名再借,轉來轉去,就可以借4個月,4個月一定讀完了,看着她熱情洋溢的面容,我比買到書還開心。圖書館與廣州購書中心合作「你閱讀、我買單」,只要讀者想讀哪本書,圖書館就向書店購書,提供給讀者。在這裏,只要你看書,什麼條件都滿足。

寫作離不開的重地之一是圖書館,我在香港的住所,到圖書館只要在綠蔭中步行5分鐘,成了我萬端不捨離開的主要原因。看了南沙圖書館,不禁心動「日翻圖書三百本,不辭常做南沙人。」

首層包括公共大廳、總服務台、親子閱讀區和視障閱讀室。二層、三層主要為中外文圖書借閱區,電子閱覽區。四層為特藏館。負一層設有多功能室、廣州購書中心·南沙、餐廳等。此外,新圖書館還特別提供了5個功能室、1個音樂館和1個書山外文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