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恆(右)表示,本地消費是穩定中小企信心的關鍵。左為黎少斌。
渣打香港中小企綜合營商指數表現
綜合營商指數中的五大分項指數表現

三分一企業生意重返或超疫前 逾六成擬有新發展

本港邁步復常,中小企營商信心創疫情以來新高。本港一項中小企營商信心調查顯示,綜合營商指數上升6.1至52.8,是自新冠疫情以來首次重上50的擴張區間,有三分之一受訪中小企營業額重回或超越疫前水平,另逾六成企業今年會有新發展計劃,反映香港已經踏上復常之路,中小企對營商環境重拾信心。不過,分析亦指,內需及服務業仍有望在未來幾季持續支持本地經濟,但面對高通脹以及快速加息,中小企對環球經濟前景保持審慎。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生產力局昨公布第二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調查於今年3月中進行,成功訪問了809家本港中小企。調查顯示,第二季中小企綜合營商指數上升6.1至52.8,是自疫情以來首次超越50榮枯線。五大分項指數全線上升,其中盈利表現和營業狀況的升幅最顯著,分別增加12.3和12;招聘意向和投資意向也分別上升2.7及1.8。環球經濟雖然上升至48.3,但它是本季唯一未超越中性水平線的分項指數,意味着全球經濟環境仍然面臨一定壓力和挑戰,導致中小企仍持較審慎態度。

營商指數8年來首越榮枯線

渣打香港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昨指出,內地去年底起逐步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利好經濟復甦刺激消費,今年經濟開局勢頭良好;同時,香港的防疫措施亦有序解封,帶動綜合營商指數於第二季升至52.8,是8年來首次超越50點,也是自指數於2012年推出以來的第二高位。儘管本季指數有所改善,信心仍受外圍不利因素影響,「環球經濟」分項指數比其他主要分項指數表現落後。

受惠消費券 料繼續提振內需

他續指,相關調查於3月中旬進行,或受全球銀行業動盪所影響,為不確定的環球利率和經濟前景蒙上陰影。隨着防控措施放寬的利好作用逐漸減退,本地消費會是穩定中小企信心的關鍵,而勞動市場出現緊張帶動工資及收入上升,亦會為市場帶來支持。因此樂見大多數以本地為主的行業指數(地產業除外)按季有強勁的升幅,並超越50點。本港最新失業率降至3.1%,較疫情前的2.8%差不遠,相信可以為本土消費提供動力,加上今年內地經濟增長有望達到5.8%,政府亦推出消費券等促進消費活動,以及個人遊旅客配合下,內需應可以繼續提振。

調查又發現,本港中小企對營商環境已重拾信心,有三分一中小企營業額已經重返或者超越疫情前,當中以建造業、資訊及通訊業,以及住宿和膳食服務業的復甦較快;至於其餘約三分二中小企生意額平均回到疫情前一半左右。

資訊零售等五行業部署積極

疫後部署方面,超過六成(62%)受訪中小企表示會因復常而在今年有新發展計劃,當中百分比較高的五個行業分別為「資訊及通訊業」(82%)、「零售業」(80%)、「社會及個人服務業」(67%)、「金融及保險業」(66%)及「製造業」(65%)。研發或提供新產品/服務、恢復/增加客源、增設網上銷售點/發展電子商務、於營運流程加強數碼應用等,為今年主要的新發展計劃。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指出,調查發現疫情對企業和員工的工作方式和流程產生長遠影響,包括促使更多企業採用遙距工作和網上協作等方式,以提高業務營運的效率和彈性。同時,該局亦延長一系列扶助本地中小企的寬減紓困措施,提供半價寬減費用,透過提供多元化諮詢及支援服務,鼓勵中小企利用先進技術及創新服務升級轉型,應對市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