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匯教授(右)論述孔子認為知(智)、仁、勇三者兼備,方稱「君子」。 作者供圖

陳復生

何文匯教授在電視特輯《世說論語》說《論語》是一本論「仁」的書,能夠好「仁」、行「仁」的人,是為「仁者」。但「仁者」必須用「知」(智)來調節——既仁且智,就能分辨好人、壞人、君子、小人。孔子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一位真正的「仁者」,不會好像喜歡君子一樣喜歡小人。除非那小人覺悟、悔改、修德,否則「仁者」會厭惡他,疏遠他,以免受不良影響。這就是用「知」(智)去調節「仁」。

孔子又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一個不仁的人,窮得太久便會為非作歹,富得太久便會驕奢淫逸。但是一位仁者,不論在貧或富之中,都安於仁道;知(智)者明白仁道的美好,則會善用仁道。要成為知(智)者,就一定要學習。所以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我們不一定只有在課堂上學習,我們要每一刻都學習,因為學可以明理,所以好仁、好知(智),也要好學才行。

《論語》裏的「學」,一般指尋求知識和慎思明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謂學而不尋思其義,就會惘然無所得︰思而不學,最終也無所得,反而會使自己精神疲殆。由學習、明理至體仁、行仁,是一個漸悟的過程。漸悟到一個地步,豁然開朗,這就是頓悟的境界。

其實,我們讀《論語》的時候,發覺「仁」和「知」(智)往往相提並論——「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意思是知(智)者靈活如水,所以喜歡水;仁者安穩如山,所以喜歡山;知(智)者務進取,所以動;仁者無貪慾,所以靜。智者動而有成,所以歡樂;仁者安靜寡慾,所以壽考。

孔子又知(智)、仁、勇同舉,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知(智)者明白事理,所以不會疑惑;仁者樂天知命,所以不會憂慮;勇者剛毅果敢,所以不會恐懼。孔子認為能夠知(智)、仁、勇三者兼備,方稱「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