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至21日,以「腦科學與類腦技術」為主題的2023松山湖科學會議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召開。香港文匯報東莞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 東莞報道)19日到21日舉行的2023松山湖科學會議上,院士和專家聚焦「腦科學與類腦技術」,探討粵港澳大灣區科研界對腦科學的合作。會上還公布達成《2023松山湖科學會議共識》,包括建議完善「政府+企業+社會」多元長期穩定投入機制,持續加強支持腦科學與類腦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強粵港澳跨境協作;建設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產業化基地、設立創投基金,促進腦科學與類腦技術成果轉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蒲慕明指出,ChatGPT等人工智能目前所應用的深度學習算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很強的算力和大量的數據標記。他認為,未來的類腦算法能夠超越現在的深度學習算法,也將成為人工智能下一步重要的突破點。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傑出校長講座教授、未來智聯網絡研究院院長崔曙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應該優勢互補,集中優勢力量對腦科學領域進行研發。他以東莞為例稱,東莞應借鑒深圳、廣州的優勢平台入駐東莞。比如建設分院、創新中心,可以助力東莞在短期內聚集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力量。「具體而言,應優化政策,找出細分賽道的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從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等方面予以推進,缺一不可。」

專家倡東莞聚焦創新藥研發

腦科學的一大產業化方向是生物醫學領域。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所長、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王立平表示,生物醫藥行業有一個特點,在某一項技術上的突破,可能帶來行業的顛覆性變革,很快領先行業,反之亦然。東莞如果加大平台建設,有望在短期內聚集國際國內的生物醫藥資源。「個人建議,東莞可以聚焦一期臨床研究的創新藥研發,政府和社會共同籌建基金,遴選相關細分領域,打造創新藥研發的創新氛圍,盡快形成在細分領域的領先地位。」王立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