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一項調查發現,近七成受訪青年認為自己屬「在職貧窮」,就業情況並不理想。本港青年失業率長期較平均水平為高,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青年獲得感、滿足感不高,值得重視。特區政府要加強青年在職培訓,因應本港經濟發展方向,針對性地提升青年職業技能,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創造更多高技術、高增值職位,令本港經濟更多元化,拓闊青年創業就業出路,創造美好前途。

本港經濟在走出疫情陰霾後逐漸復甦,失業率逐步回落。政府統計處上月公布的最新失業率為3.3%,再創3年以來的新低。但即使如此,青年組別的失業率仍較平均水平為高。根據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失業率分組數字,15至19歲組別的失業率達9.3%,20至29歲也有5.8%。不僅如此,青年的收入水平也難以跟上社會整體 收入。嶺南大學上月進行的問卷調查反映,受訪的青年工資中位數只有15,200元,而生活支出則為16,789元,有人面對入不敷出的境況。

青年要賺取更多報酬,必須加強職業培訓工作,提升工作含金量。有政團建議,政府要做好學科與職位的關聯性,讓青年學習的知識技能更配合將來工作,做到學有所用,以職學雙軌制推動職業教育。政府應參考新加坡的「技能創前程職業轉換計劃」,給予青年最多九成課程費用津貼,提供3個至12個月的實習及工作機會,令青年就讀與行業相關的培訓課程,並協助青年找工作,從而較容易投身社會。擴展「展翅青見計劃」的參加者年齡,提升實習津貼金額,能在短期內較有效改善青年的工作待遇,值得政府積極考慮。

本港經濟結構較為單一,金融、地產等支柱行業競爭大、收入波動。政府應大力推動經濟發展多元化,尤其是在青年較為擅長的創科產業創造更多機會,給予青年更多晉升的空間。政府應根據香港未來產業發展所需,有針對性地安排大專院校培養重點行業人才,開設更多創新科技課程,培養創新科技人才,從而改善職位錯配問題,亦為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

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直關心及重視香港青年人工作,習主席去年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特別指出,要特別關心關愛青年,「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現屆政府十分重視青年發展,致力協助青年解決的「四業」即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方面的困難。政府除了要完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也要創造更多本地就業機會,培育更多青年成為愛國愛港、有抱負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