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2023年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暨「4.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發布會現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國家圖書館18日舉行2023年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暨「4·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4月23日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第十八屆文津圖書獎將於當天揭曉。「同心護珍寶 聚力續華章」展將於28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展,展出35種39件修復完善的珍貴古籍,其中,海外回歸古籍——《永樂大典》「湖」字冊(卷2272—2274)將完成修復完善後的首展。

據介紹,國圖將於23日發布第十八屆文津圖書獎評選結果,並推薦社科類、科普類和少兒類年度佳作。讀者還可在「網絡書香·閱見美好」微信小程序上獲取24種第十五至十七屆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的免費全文閱讀服務。

《永樂大典》「湖」字冊修復後將首展

35種39件修復完善的珍貴古籍也將在「4·23世界讀書日」活動期間與觀眾見面。「同心護珍寶 聚力續華章——『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成果展」將於28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展。展覽以「活化展示」為特色,通過圖文、影像、多媒體及實物等方式,向大眾推廣、普及古籍修復知識。展品包括《永樂大典》「湖」字冊、樣式雷圖檔、輿圖和金石拓本等。其中,《永樂大典》「湖」字冊(卷2272—2274),原為加拿大籍華裔收藏,經多方努力終使國寶回歸,2013年正式入藏國圖並在同年舉行的《永樂大典》特展中原件展出。這件古籍的回歸成為「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立項後海外古籍實體回歸的重要成果。今次亮相將是這件古籍修復後的首展。

據悉,《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朱棣先後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類書。全書共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明末以後,《永樂大典》屢遭厄運,至今仍散逸在全球各地,每一殘頁甚至留白紙都被收藏機構視若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