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紅之後,劉濤依然堅持義務為家鄉的旅遊做宣傳。
◆劉濤演唱耳熟能詳的英文兒歌《划船歌》(Row row row your boat)。視頻截圖
◆劉濤更新視頻為家鄉宣傳。視頻截圖

「栓Q哥」魔性口音爆紅網絡 正能量「圈粉」三百萬

「漏,漏,漏喲包頭,嘴特裏動的是居。」在夾雜着廣西和泰國口音的「魔性發音」下,一首耳熟能詳的英文兒歌《划船歌》(Row row row your boat)被演繹出一種「土中帶洋,洋中帶土」的獨特風格,成為「網絡洗腦神曲」,而這首歌的演唱者就是來自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的普通農民劉濤。一句「栓Q」和一首「漏漏漏之歌」讓劉濤火遍網絡,粉絲數也由七八萬,漲到了300多萬。劉濤自幼因家境貧困被迫輟學,但一直自學英語,並且有一個英語老師夢,所以他的網名叫「Teacher Liu」,網友也模仿着他的口音戲稱他為「踢缺劉」。如果說劉濤的走紅只是偶然,那麼在他「搞笑博主」的面具之下,真正「圈粉」的,正是他那份為了夢想不斷堅持、努力的執着。◆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萍、蘇徵兵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萍

「我是一名農民英語愛好者,從小看到很多外國遊客從家門口路過,他們金髮碧眼的看起來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就特別想用他們的語言和他們交流。」略顯潦草的髮型、一副寬厚雙眼皮的劉濤,說起話來柔聲細語,在人多的時候也會略顯侷促。說起自己為何會愛上英語,劉濤自己也說不清楚,只是依稀記得自己小時候坐在家門口,看着背着大背包的外國遊客路過,他們自由、熱情的狀態似乎吸引了當時還在上小學的劉濤。「那時,我就在白沙鎮上學,但是我們那個年代,小學的時候沒有英語課,只有初一的時候才有英語課。」劉濤說,自己初中時上英語課,就格外認真,英語成績在班裏一直名列前茅。

年少失學不棄學 邊放牛邊自學

「我們家裏有5個孩子,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學習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貧困這座大山壓倒了家裏的每一個人,甚至包括劉濤的未來。為了學習,劉濤就在假期時幫忙養鴨子、放牛、賣柴火掙自己的學費,而在做農活的空檔,他都會拿着英語書背單詞。中考劉濤成績優異,取得了桂林旅遊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但是因為家境貧困,通知書最終也只能和一張無用的紙張無異。「我哭過,我想上學,每天都非常想上學。」輟學在家的劉濤不死心,和要好的同學借了旅遊商務英語的課本,拿回家謄抄了一遍,然後每天一邊放牛一邊自學。

「我就自己學課本、背單詞,然後有不懂的地方等周末的時候,再去請教英語學院的同學。」劉濤繼續深造的夢破碎了,他就像一隻在井底仰望星空的青蛙,眼裏所見的是夢想,而踩在腳下的卻是泥潭深淵。「學習英語對我來說,就像是我生活的動力,讓我感覺離夢想沒有那麼遠。」在劉濤輟學的灰暗日子裏,學習英語就像是他生活裏的一束光。

大膽找外國遊客交流 外語能力大躍升

在一邊幹農活,一邊捧着課本學習的日子裏,劉濤自學了大專的旅遊英語課程。那時候的劉濤使用的還是按鍵手機,上網功能有限,不能查閱單詞和讀音,他只能憑藉自己初中學習音標的印象,自己拼讀。「我就在每天出去放牛的空檔,堅持學習一個新的課程。有時候下雨了,我就躲到山上的岩洞裏面,背重點的單詞。」有時候遇到不懂的單詞,劉濤就會騎上一輛破自行車,到離家十幾公里之外的陽朔西街,找外國遊客詢問。

「有時候單車壞了,我就慢慢跑步去幾公里外的漓江景區旁,去和外國遊客請教。」儘管劉濤的英文存在蹩腳的口音,但好在遊客們都很鼓勵他,也會很耐心地解釋詞意、語法、范句,劉濤的英文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慢慢地他的膽子也大了起來。「我還專門寫信到廣東,讓嫁到廣東的姐姐幫我買一本英語詞典,就這樣我就帶着詞典去找外國遊客,跟他們交流,他們看到我這麼熱愛學習英語,也都很友好,甚至有外國遊客每周都教我英語,教了3個月。」就這樣風雨無阻地堅持了一年,劉濤通過自學完成了大專的旅遊英語課程,英語水平的提升也讓他可以和到陽朔旅遊的外國遊客遊刃有餘地進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