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glish(中式英語)是由Chinese(中文)和 English(英文)兩字組成的混合詞(portmanteau word)。當「人山人海」被戲言為「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時,另一邊廂add oil(加油)在2018年被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詞典》收錄。究竟這些權威詞典是如何評審哪些是可接受的「中國血統」詞匯呢?
語言體系日新月異, 在社會、文化和歷史等因素影響下,詞典亦要與時並進。例如《牛津英語詞典》自1928年以來不斷增補,從2000年起更每隔三個月更新一次。
中式英語打入英語市場其實亦並非近代事。《牛津英語詞典》目前共收錄超過250個中式英語詞匯,其中約50個更是在過去半個世紀裏收錄。
民以食為天,不少被「正名」的中式英語都和飲食文化有關,例如moo shu pork(木須肉)、shumai(燒賣)和wok(炒鑊)。
另外亦有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獨有的。衫褲鞋襪當然各有其英語,但單以Chinese dress表達中式裙子,或Chinese suit代表中式套裝,又好像欠缺了一點味道。因此詞典亦載有qipao(女士多穿的旗袍)和samfu(高領上衣、寬褲組成的男士唐裝)。
Guanxi又是什麼?嘗試以普通話讀出,答案自有分曉:關係。那和relationship有何不同?相信這中式英語指的是華人社會中獨特的人際關係, 特別是利用人際網絡尋求利益或資源以便利行事。
還在乖乖排隊盼望投入正式詞典的中式英語候選名單亦不少!大家試試猜猜看?
·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
此乃近年在內地流行的網絡俚語,大概意思是不行動就不會死。這俚語通常用來形容不作蠢事,蠢事就不會來找你哦。與近年的躺平文化(lie flat)不就是異曲同工嗎?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此乃毛澤東名句,在內地家喻戶曉,在外國也頗有知名度。中式英語保留了原句對偶精髓,以good good對偶day day。比較接近英語的說法可以是︰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準備超級挑戰沒有?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此叫人摸不着頭腦的說法已登錄美國在線俚語詞典《Urban Dictionary(城市詞典)》!You can you up尚可照字面理解︰你行你上啊!No can no BB原來是「不行別逼逼!」整句意思就是你自己都做不了,就不要挑剔別人做的事。(If you can't do it yourself, let's not nippick the way others do so.)
◆ 鍾可盈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英文系高級講師
隔星期二見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