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匯教授(左)說《論語》是孔子學說的寶庫,是修身齊家治國的寶鑑。 作者供圖

陳復生

「好書不厭百回讀」,作為經典名著的好書《論語》,又豈止百回千回讀呢?!所謂經典,就是每次閱讀,有如初次閱讀,不覺煩厭,且愛不釋手,作品愈久愈耐看,無論歷盡世事變遷,依舊屹立常新,這份歷久常新的感覺,讓人每回閱讀,總有不同的領悟,恍似老酒舊茶,可以品味無窮!

初接觸《論語》,是小時候父親送給我的一套圖書《一百個好孩子的故事》,內裏圖文並茂記載着我國歷代100位名人孩童年代的軼聞,他們皆勤奮好學、敬賢孝親,自小熟讀聖人書,其中常背誦「三人行必有我師」、「吾日三省吾身」等《論語》名句,當時只有初小階段的我,着實也不明其解,父母親總會耐心地向我講解箇中道理,每逢寒暑兩個長假期,父親又要我用毛筆字,每天抄寫一篇小孩故事,既可加深印象,同時練習書法。

上到中學,就讀的培道女子中學,十分重視中國語文和傳統中華文化,我們的中文課本涉獵範圍也廣,從《詩經》、《論語》到唐詩宋詞等,皆有選讀;在浸會大學(時為學院)修讀傳理系的時候,愛上逛圖書館,《論語》再偶有翻閱……但真正再次深度接觸,就是在2015年跟浸大饒宗頤國學院一起合作攝製文化資訊節目《世說論語》的時候,我們遍邀世界知名的專家學者、時政名人,闡發《論語》對他們為人處世的啟發,在一問一答之間,於我作為監製和主持人來說,確是一次難得的文化洗禮,誠如節目顧問陳致教授:「《論語》不厭百回看!」這些歷久常新的人生道理,向社會釋放着正能量。

近日再次整理、重新剪輯《世說論語》在社交媒體YouTube 播放,竟又有新的悟道——其中一輯,訪問了父親好友何文匯教授,他說《論語》是孔子學說的寶庫,是修身齊家治國的寶鑑,簡要地說,《論語》是一本論「仁」的書,能夠體「仁」、行「仁」的人,就是仁者。但是「仁」必須用「知」(智)來調節,才是真正的仁。否則一位好仁者,因為充滿愛心,便容易受騙,反而害事。《論語》記載了孔子的學生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所以不知人而愛人,就是不智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