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安全事關國運民生,亦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 黑龍江耕地面積大、生態環境好,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程度高。

生活在城市,多數人都習慣了「食」的問題到超市、街市或者餐廳就能輕易解決。

不過對一個國家而言,情況沒有這麼簡單,糧食從哪裏來、供應是否穩定,都是執政者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對中國這樣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飯碗」至關重要,也絕不能靠輸入來解決。

為什麼?這既是因為當前全球糧食年貿易量都不能滿足中國一國的糧食需求,也是因糧食靠外國輸入會受制於人,輕則買貴糧影響經濟,重則有錢也買不到糧,危及人民生命。

要讓14億人口吃得飽,到底需要多少耕地?中國提出的安全糧食自給率是95%,亦即95%糧食要在國內種植。

糧食生產當然離不開土地,基於人口、糧食產量等數據,相關部門計算中國要達到95%自給率,最少需要18億畝耕地。近年經常提到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正是由這自給率而來。

「畝」是中國傳統的土地單位,一畝地大約是666.67平方米,差不多等於1.5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而18億畝相當於120萬平方公里,大約是中國國土的八分之一,接近5個英國的面積。

這數字驟聽像是很多,但攤分到14億人口便非常之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不足40%。

現時中國的耕地實際有多少?根據公開資料,2022年全國的耕地面積大約在19.14億畝左右,佔全球的7%,而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36畝左右。在農業科技支援下,中國用這7%耕地,養活了世界20%人口,絕對是個奇跡。

19.14億畝與18億畝的紅線似乎還有距離,但如今中國處於高速城鎮化之中,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建設用地需求增加,正不斷蠶食着耕地,1996年至2019年間,耕地面積便減少了2,000多萬畝。因此要堅守18億畝紅線,絕不是輕易事。

中國哪個省的耕地和產糧最多?傳統上中國的糧倉在江南和湖廣,「湖廣熟,天下足」「蘇常熟,天下足」的說法很多人都聽過,惟情況原來早已改變。

目前中國耕地最多的省區多在北方,排第一的是黑龍江,2022年的數字是2.579億畝,約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3%。緊隨其後的是內蒙古、河南、吉林和新疆。這五個省區共佔全國耕地的40%。

黑龍江也是中國糧食產量第一大省,2022年的糧食總產量佔全國總產量11.3%。糧食產量在黑龍江之後的是河南、山東、安徽和吉林。

作者:郭立新

簡介:以獨特視角展現當代中國的發展趨勢和人情事物,帶領讀者全新感受當代中國。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隔星期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