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國防部官網消息,14日晚,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中段反導攔截技術可對來襲洲際彈道導彈和遠程彈道導彈在大氣層以外高速飛行的時段進行提前預警和攔截。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分別於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2018年2月5日、2021年2月4日、2022年6月19日進行過6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且成功率很高。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官方微博(@中國軍號)並於10月8日在網上公布了一段約20秒的視頻,首度披露了解放軍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命中目標等一連串精彩畫面。

彈道導彈飛行是拋物線狀的,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上升段,即導彈從發射架發射到導彈飛出大氣層的過程;第二個階段——中段,即導彈飛出大氣層外,在大氣層外向目標區域飛行的過程;第三個階段——末段或再入段,即導彈到達目標區域上空附近,重返大氣層,命中目標的過程。

須具備強大遠程預警和指揮系統

相關資料指,與之對應的反導攔截技術也分為:上升段反導攔截技術、中段反導攔截技術和末段反導攔截技術。從防禦效果看,反導攔截當然是越早越好,但越早難度越大。其中,中段是彈道導彈飛行高度最高、速度極快的一段。因此,中段反導攔截系統是一個複雜的實戰系統,不僅要有先進的攔截導彈,還要有強大的遠程預警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

因為彈道導彈從發射到中段飛行時間很短,想要在中段實施攔截,就要盡可能提前發現對方發射的彈道導彈,同時要在其上方進行跟蹤、計算飛行彈道,這樣才能計算出最佳攔截點,緊接着將中段攔截彈發射到攔截點的位置,釋放攔截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