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涘

大秦帝國的書,嗶嗶剝剝地燒了一年。秦始皇還是不放心,他仔細評估焚書事業的成效,結論是:單燒書不成,還得收拾讀書人。所用的手段,是極權統治者慣用的「恐懼」法。

在殺人這件事上,秦始皇有足夠創造力。他大召諸生,凡前來者均拜為郎官,前後700人。他事先秘密讓人在驪山山谷溫暖之地種瓜,等瓜結了實,請博士諸生來討論這件事,並請他們到山谷實地考察。博士諸生立即到了山谷,圍着瓜七嘴八舌議論起來。這時,暗設的機關突然啟動,博士諸生齊齊跌入坑中,泥土從天而降,把他們活埋了。據古書記載:「終乃無聲也。」眾口喧騰,何如萬籟俱寂,天下於是乎太平。無聲的大秦,這就是秦始皇想要的結果。

以上是坑儒故事的一個版本,但情節太像小說,令人生疑。另一個版本是《史記》記載的。據《史記》,坑儒源於術士盧生。術士,也稱方士,從事陰陽災異、星相占卜、煉丹製藥等,與傳統儒生本相去甚遠,但秦漢之時,儒生而兼習方術、方士而誦法孔子都很常見,二者難以斷然區別。統一六國的秦始皇,自認為人間之事已經沒有辦不到的了,追求長生不老就成了首要大事。早在頒布焚書令前兩年,他就讓燕人盧生訪求傳說中的仙人,同時派人去求不死之藥。秦始皇有「愚民」之術,民也有「愚君」之術。盧生到傳說中神仙所居的大海中找仙人,當然一無所獲,但又不能不有所交代,於是託言鬼神,獻上寫着「亡秦者胡也」的圖書。秦始皇認為,胡者,境外敵對勢力也!於是派將軍蒙恬發兵30萬,北擊胡。

秦始皇的「愚民」,有政權機器做後盾,而草民的「愚君」,卻是雞蛋撞高牆式的。糊弄的武器終究不如武器的糊弄。不久前,秦始皇認為有人洩露了他的話,一怒之下把身邊的人都殺了,這件事成了壓倒盧生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命運。他和朋友侯生私下議論,認為秦始皇剛愎自大、任刑立威、貪戀權勢、妄求長生,群臣畏罪持祿、上下敷衍、尸位素餐。根據大秦律法,訪求不到良方,或者得到了藥方而應驗無效,殺無赦。盧生和侯生肩負求仙求藥這個不可能實現的任務,決計溜之大吉。秦始皇大怒,認為自己待盧生等人不薄,他們不但不感恩,「乃誹謗我。」他派人四處明察暗訪,得知在咸陽的諸生「為妖言以亂黔首」,於是令御史案問諸生,諸生互相告發,牽連甚廣。最後,秦始皇親自圈定460餘人,把他們活埋了,並且特意「使天下知之,以懲後」——可知,這次殺人事件是一種事先周密部署、事後刻意張揚的行為藝術,以放大恐懼而收錘騸震爍之效。

坑儒事件的經過大抵如此。坑殺人,可以說是秦的特點。長平之戰,秦坑趙卒40萬。再往前追溯,秦武公、秦穆公死後都用人殉葬。不過,專坑儒生術士,卻是秦始皇的首創。關於坑儒事件的傳說,細節上有出入,但秦始皇因為不喜歡他們的言論而把幾百個讀書人活埋了,這點毫無疑問。此事在中國思想史、社會史、文化史上都具有重大影響,「直使儒生至今猶害怕」(明代李贄語)。

焚書和坑儒,為的都是滅聲,製造出一個無聲的大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至此告結。秦始皇喜歡這無聲的大秦,似乎一切都如己願,一切盡在掌握。孰不知,無聲的寂靜之下,埋着秦帝國滅亡的種子。宅心仁厚的儲君公子扶蘇因為坑儒之事向秦始皇進諫。始皇怒,把扶蘇發配邊疆,派去做蒙恬的監軍——這就為秦帝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線。三年後,秦始皇巡遊到會稽沙丘,病亡,由於扶蘇遠在邊疆,給趙高、李斯留下了上下其手、矯詔立儲的機會,讓顢頇透頂的胡亥繼承了帝位。秦始皇還在世的時候,民間就到處流傳着詛咒這位暴君早點死掉的話,什麼「今年祖龍死」、「阿房阿房,今年亡始皇,始皇死而地分」等等,現在又加上秦二世胡亥之昏庸、趙高李斯之胡作非為,民怨於是在沉默中爆發。陳勝吳廣首義,劉邦項羽繼之,看似金城千里、固若金湯、形勢大好的大秦,頃刻間就分崩離析。後來,項羽入咸陽,殺了投降的秦王子嬰,一把火燒了秦的宮室,火三月不滅,把秦宮室連同官方藏書燒個精光。

焚書的火苗成了焚秦的火種,不過是數年間的事;秦始皇坑殺儒生術士,幾年後秦亡漢興,掀起了一股「過秦」之風,秦始皇和秦帝國至今飽受罵名。千古之下,仍然值得一問的是:是秦焚書,還是書焚秦?是秦坑儒,還是儒坑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