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遺囑庫的工作人員正在接待立囑人。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 深圳遺囑庫項目宣傳中心主任李名明表示,提前用一份遺囑換取一份安心,也是對自己負責。香港文匯報記者石華 攝
◆ 據深圳遺囑庫數據統計,去年遺囑中涉不動產的佔90%。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遺囑庫辦理流程

多集中於在深房產及公司股權 立囑減繼承麻煩和糾紛

從市民因忌諱不願談起,到主動上門諮詢,深圳遺囑庫已經走過七年的時間。隨着社會觀念的不斷變化與發展,近三年在深圳遺囑庫訂立遺囑的人群中,越來越多地湧現部分特殊人群,如不婚主義、丁克家庭、同性伴侶等,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31-50歲,且對於財產規劃有着更加明確的觀念和需求。訂立遺囑已不被視作不祥或忌諱,更多是傳遞文化、傳承財富的「生命聯接」。截至目前,深圳遺囑庫為4萬餘人提供遺囑諮詢,已經辦理遺囑登記25,673份,其中港人佔比超過一成。◆香港文匯報記者 石華 深圳報道

58歲的香港居民韋先生祖籍廣東汕頭,在香港出生,工作後成為了一名工程師。眼光獨到的他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深圳購置了兩套房產。韋先生一共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最小的這個妹妹比他小15歲,幾乎算是韋先生看着長大的。韋先生是不婚主義者,沒有配偶更沒有子女,平常妹妹對他關心頗多。

最近他了解到如果不立遺囑,按照法定繼承,將來他的財產弟弟妹妹都有份繼承,他和兩個定居在國外的弟弟關係並不親密,只有妹妹值得他為之安排財產繼承。

韋先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分配財產,最好的辦法就是訂立遺囑,以免弟妹之間日後為此產生糾紛。1月8日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韋先生連忙預約了1月12日到深圳遺囑庫現場辦理遺囑。

「用遺囑換取安心 也對自己負責」

深圳遺囑庫項目宣傳中心主任李名明表示,深圳遺囑庫成立伊始,內地居民對遺囑一事還比較忌諱時,港人對遺囑的接受程度更高,成為遺囑庫首批主要客戶。

事實上,在遺囑庫工作的這些年,李名明聽過很多要訂立遺囑的理由,其中不乏韋先生這種想要留給自己最眷念的家人的原因。「遺囑不是一種忌諱,是一種愛的表現與傳承,提前用一份遺囑換取一份安心,也是對自己負責。」

據遺囑庫負責人表示,隨着深港全面恢復通關,港人在深圳立遺囑的比例將逐年增加。港人的遺囑內容多集中於在深圳的房產和股份公司的股權。在遺產繼承上除了子女繼承外,捐給慈善或指定親屬朋友繼承在港人中也是常見的方式。

根據深圳遺囑庫數據統計,2022年遺囑中涉及不動產的佔比90%。其中不少是因為早年間不少深圳原住居民前往香港謀生,事業有成之後返鄉建房或購房,又因種種原因沒有商品房產權證明,不能進行交易。而此時通過遺囑的方式繼承則是最好的選擇。

李先生的父親從小在深圳長大,成年後前往香港成家立業並且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疫情三年期間,李父已經兩次進了醫院,躺在病床上的他經常想起在深圳空置的祖屋如何傳承。當他關注到深圳遺囑庫,得知訂立遺囑可以減少繼承麻煩和糾紛,在通關之後立刻前來訂立遺囑。

李名明表示,根據法律規定,法定繼承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動產法定繼承,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李父在深圳的祖屋如果不立遺囑,將會按照法定繼承被繼承。但顯然李父有自己的想法,那麼他選擇立遺囑來實現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