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科研人員領導的一項跨院校研究,早年發表有關禁止拖網捕撈對香港海洋生態的影響,發現「拖網禁令」生效首兩年半,香港生物多樣性得到重大改善,常見於香港海洋環境的沉積物中的海洋底棲生物,例如甲殼類、多毛類蟲、海膽、海參、雙殼貝類及腹足類,數量都增加了,以及在更多的抽樣地點都能找到牠們的蹤影。
該研究結果顯示,與2012年禁令生效前後的調查相比,水體中懸浮固體的平均含量顯著降低了1.36 mg/L(即減少了約25%),而表層沉積物中總有機物的平均含量則顯著升高了1.6 mg/L(即增加了約29%),反映對海洋底棲生物棲息地的干擾減少。
此外,禁令實施後,海洋底棲物種的數量和豐富度顯著增加。沉積物樣本中發現的底棲物種種類平均數目從27.5種增加到48.3種(增加了約76%)。在每0.5平方米的採樣區域,沉積物樣本中發現的所有底棲生物的平均數量從253隻增加到848隻,增加了235%,而增加的情況在多毛類蟲和雙殼貝類中尤其突出,例如研究發現禁拖網後瀨尿蝦比之前更長和更重。
評論